普通合伙的成立條件根據《合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普通合伙的成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條件的合伙人關于合伙人,我們需要掌握以下幾點:
1。關于合作伙伴的數量。合伙人人數不得少于2人。如果只有一個出資人,那就是獨資企業而不是合伙企業。《合伙法》沒有規定合伙人人數的上限,即合伙人人數沒有上限,這是大陸法系合伙立法的普遍做法。當然,由于合伙企業的人性,合伙人之間的信任尤為重要,因此實際上合伙人的數量一般不會太多。關于合作伙伴的能力。合伙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即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承擔無限責任。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得為合伙人,無行為能力人不得為合伙人。因此,只有18歲以上和16歲以上但未滿18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才能成為伴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1)根據《合伙法》第48條的規定,如果普通合伙人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有限民事行為能力人,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轉換為有限合伙人。此時,根據《合伙法》第50條,如果合伙人死亡或被宣布死亡,普通合伙企業將轉變為有限合伙企業,其繼任者可根據《合伙協議》的規定或經全體合伙人同意獲得合伙人資格;繼承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業變更為有限合伙企業。這意味著:第一,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或有限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在合伙企業成立時不能成為創始合伙人;第二,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而且只能成為有限合伙人,而不是普通合伙人。專業禁止合作伙伴。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活動的人員,包括國家公務員、法官、檢察官和警察,不得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合作伙伴的類型。根據修訂后的《合伙法》的規定,除自然人外,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可以在自然人之間、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以及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建立伙伴關系。法律承認法人合伙,這是《合伙法》的主要修正案之一。普通合伙人的資格限制。《合伙法》第3條明確規定:“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公益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根據該規定,這些單位不得成為普通合伙的合伙人,但法律沒有限制他們成為有限合伙的合伙人,這意味著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公益機構和社會組織可以成為有限合伙的合伙人有合伙協議
合伙協議是指合伙人為建立合伙關系而簽訂的合同。合伙協議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并包含以下內容:
(1)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營業地點的地點(2)合伙企業的宗旨和經營范圍(3)合伙人的姓名和住所(4)方式,合伙人的出資額和出資期限(5)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方式(6)合伙事務的執行(7)加入和退出(8)爭議解決(9)合伙企業的解散和清算違約責任合伙協議經全體合伙人簽字蓋章后生效。除非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合伙協議的修改或補充應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III)合伙人實際繳納的出資額必須向合伙組織繳納出資。合伙人的出資形式可以是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其他產權。經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以勞務、技術等出資。合伙人的出資不僅是合伙企業成立的基本物質條件,也是取得合伙人資格的必要條件。合伙人以貨幣以外的方式出資的,一般應當進行評估,即折價入伙。評估價格由合伙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伙人委托合法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以評估報告為折扣依據。如為勞動出資,其評估方法由合伙人協商確定,并在合伙協議中明確
合伙人應當按照該方法履行出資義務,合伙協議約定的出資額和出資期限。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合伙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金融產權轉讓手續。合伙人違反出資義務的,構成違約,其他合伙人可以追究其違約責任。合伙人只能以實際繳納的出資額作為其出資份額,并享有相應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與公司不同,《合伙法》沒有規定合伙企業的最低注冊資本,因此合伙企業不存在法定最低注冊資本的問題(四)有合伙企業的名稱作為市場主體之一,合伙企業應當有自己的名稱。合伙企業只有有自己的名稱,才能以自己的名義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參與訴訟,成為訴訟當事人。合伙企業的名稱上應當標明“普通合伙”字樣。至于合伙企業是否可以使用“公司”一詞,我們認為《公司法》沒有規定非法人企業不能使用“公司”一詞,使用“公司”一詞并不一定表明企業的責任形式。事實上,除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外,還有其他企業使用“公司”一詞的現象。因此,合伙企業可以在其企業名稱中使用“公司”一詞(V)有營業場所和從事合伙企業業務的必要條件
營業場所是指合伙企業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場所。合伙企業一般只有一個營業地,即在企業登記機關登記的營業地。營業場所的法律意義在于確定債務履行地、訴訟管轄地、法律文書送達地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是指根據業務性質所需的設施、設備、人員等條件,合伙企業的規模和其他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