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駕駛公司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傷者王某將劉某、車輛所有人公司及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三方賠償其各項損失144800余元。近日,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保險公司賠償原告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58000元,被告劉某和其公司連帶賠償王某33400余元。
法院查明,劉某是被告公司雇傭的駕駛員,2007年11月19日,劉某駕駛公司的車輛與原告王某駕駛的農(nóng)用車相撞,致使兩車損壞,王某及車上的乘車人受傷。公安局交通隊認定王某與劉某負事故同等責任。劉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被公司辭退。后王某將劉某、車輛公司及保險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賠償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精神損害賠償金共計144800余元。
法院認為,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為此,被告保險公司作為被告劉某所駕車輛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責任保險人,應當在該車的強制保險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合理的經(jīng)濟損失。被告公司雇傭劉某駕駛車輛,雙方之間形成了雇傭法律關系,雇主對雇員在履行職務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存在重大過失的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劉某雖被辭退,但事故發(fā)生于履行職務期間,依法不能免責。因此,對保險公司賠償之外的損失,由被告劉某及雇主公司根據(jù)責任比例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據(jù)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按照民事立法的最終歸責原則,車輛實際的擁有人即劉某的公司必須要與劉某共同承擔責任,因為公司是掌控車輛并依此收益、又對人身傷害的發(fā)生有過錯及因果關系的人。在這個案例中,王某作為受害人有權選擇直接責任人作為被告,要求其承擔責任,但為更好地保障自己權利的實現(xiàn),也可以選擇車輛指派人承擔責任。所以,即使事故發(fā)生后劉某被公司辭退,公司也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醫(y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以公司盈余資產(chǎn)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如何區(qū)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保險合同的體現(xiàn)形式有哪些
2020-11-22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業(yè)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人民財產(chǎn)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xiàn)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