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辭職,用人單位無需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提前30天書面通知雇主。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出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雇主所在地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應為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內的平均工資。考慮到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被辭退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平均一次性補償可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一次性取得的經濟補償收入,可以視為一次取得幾個月的工資收入,允許在一定時間內平均
具體的平均方法是:將個人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在企業工作的年數,取其商作為個人的月工資和工資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企業工作年限按實際工作年限計算,超過12年按12年計算。一次性補償收入中的五險一金,在個人所得稅中扣除
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個人在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在計算征收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如果企業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被宣告破產,企業員工從破產企業獲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簽訂無限期勞動合同的員工辭職,雇主無需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且只有在勞動合同被非法終止的情況下。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