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時怎樣擺脫脫密期?等待時間過去。
脫密是指以前接觸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不再接觸商業秘密。
脫密期是指用人單位可以約定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在離職之前必須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并為用人單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該期限期滿,員工才可以正式離職。在這段時期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把員工調至不需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
《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1996年勞動部
第二項:“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后,“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雖然從現在的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違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
脫密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與非脫密期解除勞動合同程序和方式是一樣的。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于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員工離職時怎樣擺脫脫密期?一般需要員工保密的在離職的時候都會要求他們簽訂保密協議,只要你簽訂了保密協議就得遵循相關協議內容。員工離職之后對于脫密期該遵循的、該保密的內容不太了解,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刑事賠償案件中應如何掌握錯拘、錯捕、錯判的范圍
2021-01-31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