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程序規則》的規定,10月14日,“新南海”號從上海啟航,成立了一個仲裁庭,由高賴先生和司卓先生擔任仲裁員,馮祖先生擔任首席仲裁員,1980年11月22日抵達漢堡。該船2號貨艙底艙裝載的100桶鹽漬豬腸衣在漢堡卸貨后被運往收貨人的倉庫。收貨人發現豬殼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如腐爛、異味和變色,索賠損失金額為150456.20馬克。發貨人建議貨物在裝運前已經上海商檢局檢驗,局方出具的檢驗證書表明,貨物質量良好,出廠后在裝貨碼頭存放幾天不會腐爛;在卸貨港卸貨后,將其運輸至收貨人倉庫。當時,漢堡的平均溫度為9攝氏度,不會對貨物造成損壞;貨物損壞的原因是,該船違反了提單中“貨物存放在水線以下,遠離加熱地點”的要求,將貨物裝在雙層油箱上,燃油必須加熱,并在航行中多次加熱油箱和泵油,導致貨艙溫度過高和貨物損壞
該船建議在裝運前一段時間制作上海商檢局出具的檢驗證書,這無法證明貨物在裝運期間質量良好。如果貨物存放在碼頭上,貨物會在陽光直射下腐爛變質;貨物存放在2號罐底罐的后翼上,該后翼位于左右壓載艙下方,而不是油箱下方;加熱油箱時,貨油艙溫度僅為30℃左右,不會造成貨物損壞;這也可以解釋為,22桶裝有豬腸衣的鹽漬羊腸衣沒有損壞。在研究了雙方的索賠和證據后,仲裁庭認為:
1。大副簽署的原始貨物配載圖顯示,至少有一些清管器外殼裝載在2號罐底罐的中心,以及船舶提供的證據(空船試驗)無法證明在航程中加熱油箱時,油箱的實際溫度無法達到貨物損壞造成的溫度
2。貨運方提供的證據不能完全排除貨物在裝運前受損的可能性,也不能證明航程中貨艙內的溫度確實達到了驗船師設想的受損溫度。在本案中考慮船舶對清管器外殼損壞的賠償時,提單中規定的每件人民幣700元的限額應適用
基于上述意見,仲裁庭根據《仲裁程序規則》第19條調解了本案。經調解,雙方同意船舶賠償貨方7萬元,案件最終結案
船舶應在收到調解書后15天內以西德馬克或美元支付,匯率按實際支付日的匯率計算
本案仲裁費用總額為人民幣×××元,由貨方和船方分別承擔×××元。委托人在提交仲裁時已預付×××馬克,按當前匯率×××人民幣折合成人民幣,委托人應退還×××元
海事仲裁委員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