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案件在適用國內法或國際公約方面存在明顯的混亂,這體現在采用合并與轉化相結合的國際條約的適用上。對于船舶油污損害賠償事故,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非涉外案件的責任限制,適用于中國海商法第11章的規定,其他部分適用民法通則、海洋環境保護法等;如果中國法律沒有規定或中國法律的規定與中國加入的國際公約的規定不一致,則應適用國際公約。關鍵詞:石油污染;損害賠償金條約法律的適用目前,中國沒有專門的石油污染法。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海商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船舶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等;此外,中國還參加了"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以下簡稱"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92年議定書"和"1976年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這些公約構成了中國法院審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案件的基礎。正是由于法律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中國法院在審理船舶油污案件,特別是涉及非外國因素的案件時感到困惑[1]。在實踐中,有的適用民法通則,如“延九油二號”油污案、“雅典地平線”油污案等;有的適用海商法,如“東方大使”油污案等;有的適用海洋環境保護法,如"佳翠"油污案,"瑪雅8"油污案;;有些適用于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如“民然公2號”油污案;有的甚至采用國際慣例,如“南陽”油污案、“泌陽丸”油污案、“南陽豐收”油污案、“亞洲飛鵝”油污案等[2]。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油污事故各方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司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完善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之前,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我國現有的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中,只有“責任限制”的規定是可操作的,而賠償主體、賠償范圍、賠償責任范圍等內容都是可操作的,強制性保險和賠償基金是相對一般的,沒有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92年議定書那樣具體和詳細。也就是說,有關船舶油污損害賠償的內容很多,中國法律沒有規定,但中國加入的國際公約中有規定。目前,中國法院在審理石油污染案件時能否直接適用國際公約?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國內法和國際法之間的關系
I.國際法和國內法的效力順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