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上貨物運輸中貨物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一直是海商法理論界關注的焦點。雖然我國《海商法》第五十五條對海上貨物運輸損害賠償的范圍作了規定,但這一規定與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不一致,在實踐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在分析海上貨物運輸中貨物損害的類型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作者試圖將我國現行法律規定與國際通行的確定海上貨物運輸中貨物損害賠償范圍的方法進行比較,并總結了我國法院在受理和支付海上貨物運輸貨物損害案件方面與國際通行做法的差異,提出了完善我國《海商法》第五十五條的立法建議:一方面,應當吸引合同法的規定,按照貨物交付地或者應當交付地的市場價格計算貨物的實際價值,而不是簡單地認為貨物的實際價值是貨物到岸價格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受損貨物的損害賠償范圍可參照《維斯比規則》的相關規定進行相應修改。(共6879字)
關鍵詞:貨物損害賠償范圍的實際價值
根據中國海商法第41條的定義: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是指承運人收取運費并負責將托運人托運的貨物從一個港口海運到另一個港口的合同。“根據這一定義,決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本質特征的是承運人根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承擔的特殊合同義務和相應的違約責任。在海上貨物運輸糾紛中,一旦確定承運人對貨物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承運人責任的具體范圍將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之一。[1]
I.海上貨物運輸中的貨物損壞
(I)貨物損壞的分類
1。在海上貨物運輸實踐中,根據貨物損壞的結果,可以將貨物分為三類:貨物短缺、貨物損壞和貨物損失。貨物短缺是指原貨物的數量或重量減少。[2] 貨物損壞是指原貨物仍然存在,但已經損壞或貶值。貨物損失意味著原貨物不再存在。至于承運人遲延交付造成的貨物損失,這只是造成損害結果的原因之一。因此,作者認為不應將其視為貨物損壞的結果。根據損害結果與損害行為的關系,貨物損害可分為正向損害和負向損害(又稱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積極損害(直接損失)是指被損害方現有財產的損害和損失;負面損害(間接損失)是指受害方可以預期的利益損失。正損害和負損害統稱為“實際損害賠償”(II)貨物損害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占道經營城管罰款標準是什么
2021-03-19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出售出入境證件罪怎么處罰
2020-12-26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懷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6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