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補償被公司解雇的員工
,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雇主無需支付經濟補償,根據終止原因,補償方式不同
1.如果雙方協商終止合同,則應根據工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本辦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按應支付的工資計算,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經證明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試用期(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有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本法第二十六條(六)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應當按照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未滿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用人單位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應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應根據工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工人。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4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1)勞動合同期滿;(2)勞動者依法開始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3)勞動者死亡,(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議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訂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應根據工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工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