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舊規定的比較與變化首先,取消了出口比例超過50%才給予退稅的規定。只要應付稅款少于零,就可以申報退稅。二是自首次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有新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退稅,當期退稅與當期退稅相等;未抵扣的進項稅額結轉下一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起,本次退稅按“免、抵、退”計算公式計算。第三,企業應按月申報“免、抵、退”,退稅申報期限為每月1日至15日。"免稅"的核算,,抵免與退稅“
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國內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征、減征稅款+上期免稅額)
免稅、減征稅款扣除額=出口貨物FOB價×人民幣匯率×(出口貨物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退稅不減免稅
免稅、退稅不減免稅=免稅采購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稅率-退稅)出口貨物退稅率)
當期免稅和退稅=出口貨物FOB價格×人民幣匯率×出口貨物退稅率-抵稅額
抵稅額=購進原材料免稅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當期應納稅額=兩者中的較小者當期期末免稅額或免稅額及退稅
當期免稅額=當期免稅額及退稅-當期應納稅額
式中:
1.出口貨物FOB根據出口發票計算,FOB扣除運費及傭金后計算。出口發票不能真實反映實際FOB的,企業必須按實際FOB價格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免稅采購的原材料包括在中國境內采購的免稅原材料和來料加工的免稅進口材料,其中,來料加工免稅進口材料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來料加工免稅進口材料的組成=貨物到岸價格+關稅和消費稅
3.本期期末免稅額為當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有一些例子:
例1.有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經營自產商品的出口銷售和內銷
2002年1月,共銷售5噸,其中4噸出口。FOB出口價格為99000美元,未收到貨款,美元記賬匯率為8.27;內銷1噸,內銷20萬元,銷項稅額3.4萬元,當月采購原材料及其他輔助材料470588元;進項稅總額為8萬元。假設國內外貨物增值稅稅率為17%,出口貨物退稅率為15%,且上期無稅收抵免
會計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品備件等。,分錄為:
借方:原材料和其他主體47058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80000
貸方:銀行存款550588
(2)產品出口時,分錄為:免稅出口銷售額=99000×8.27=818730(元)
借方:外匯應收賬款818730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818730
(3)國內產品,分錄為:
借方:銀行存款234000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34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的不可抵扣退稅額:
當期不可抵扣退稅額=818730×(17%-15%)=16374元
借方:產品銷售成本16374
貸方: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帳)本月應納稅額=本期國內商品銷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上期免稅額-本期未扣退稅額)=34000-(80000)-16374)=-29626(元)<如果低于零,則應繳納稅款,即本期“期末免稅額”為29626元。(6)退稅和抵稅計算:當本期期末免稅額為人民幣時,抵稅=出口貨物離岸價格×人民幣匯率×出口貨物退稅率=818730×15%=122809元。
29626元≤ 本期期末免稅額及退稅122809元: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期末免稅額=29626元
本期免稅額=本期免稅額及退稅-本期應納稅額=122809-29626=93183元
借方:應收出口退稅29626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國內產品出口抵稅)93183
抵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22809(7)收到退稅后,分錄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29626
貸方:應收出口退稅29626
例2.在“免稅、抵免、退稅”業務中,來料加工轉口業務的會計處理比較復雜,舉例說明。按照上例,假設當月海關核銷的進口物料價格為1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則分錄(1)至(3)與上例相同。其余會計處理如下:
(4)免稅進口材料和零件,分錄為:
借方:原材料100000
貸方:銀行存款100000
(5)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可抵扣的稅款:
不可減免的免稅和退稅,抵免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7%-15%)=2000元
免稅、退稅不能減免的稅款=當期出口貨物FOB價格×人民幣匯率×(稅率-稅)退稅率)-免稅和退稅抵免無免稅和扣減=818730×(17%-15%)-2000=14374
借方:產品銷售成本14374
貸方:應付稅款-應付增值稅(進項稅轉出)14374(6)本期退稅或期末免稅額的計算期間:
應納稅額=34000-(80000-14374)=-31626元
由于本期應納稅額小于0,表明本期“期末免稅額”為31626元(7)應納稅額及抵稅額計算:抵稅額=購進原材料價格免稅×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5%=15000元當本期期末免稅額為31626元時,出口貨物退稅率-扣稅=818730×15%-15000=1078d9元
≤ 本期期末免稅額及退稅107809元: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期末免稅額=31626元
本期抵稅額=本期抵稅額-本期應納稅額=107809-31626=76183元
借方:應收出口退稅31626
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出口減國內產品應交稅費)76183貸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07809貸項:收到退稅時,分錄為:
借方:銀行存款31626
貸項:應收出口退稅31626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