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在合同到期一個月后離職,我該怎么辦,他需要提前一個月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guī)定:“如果雇員終止勞動合同,他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雇主”,明確給予雇員辭職的權利,這一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無任何實質性條件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即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答復中也指出:"這不僅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但也有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即工人提前30天書面通知雇主。勞動者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超過30日的,勞動者應當向用人單位申請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xù),用人單位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guī)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的,給發(fā)包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他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有關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中明確規(guī)定了賠償范圍:“勞動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或者本法規(guī)定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解除,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1.用人單位為招用勞動者支付的費用;2、發(fā)包人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三)給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
3.如有爭議,應在員工自愿與企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后及時提交勞動仲裁,部分員工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天后主動離職,無視用人單位的補償要求,且用人單位未為員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轉移手續(xù),員工離職后的人事關系和檔案應長期保存在原用人單位;因此,新工作單位的員工無法申請勞動保險,無法出國辦理政治考試手續(xù),影響技術職稱評定,無法繼續(xù)學習,失去申請國家公務員的機會。因此,如果與雇主就終止勞動合同造成的損失的賠償發(fā)生爭議,員工應在60天內及時提交用人單位所在地區(qū)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爭議仲裁
相關知識:合同到期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必須及時通知企業(yè)寫
通過電子郵件辭職是不可行的。電子郵件通常沒有證據功能,電子郵件保存在企業(yè)服務器中。對于辭職的員工來說,提取證據并不容易。此時,員工需要一封書面辭職信。紙質辭職信需要員工簽字。辭職信一般交給直接上級或企業(yè)人力資源部。在向企業(yè)發(fā)出辭職信時,員工如何證明他們已按照《勞動法》的要求以“書面”形式通知企業(yè),此時員工可以做的是在提交書面辭職信時要求企業(yè)收到辭職信。如果這不容易做到,只能使用證人證。證人證在勞動仲裁中可能有用。由于證人證一般是企業(yè)的一個同事,法院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利益相關者
>P>2。根據勞動法處理工作移交< /P> < P>,盡管雇員不能在30天內工作,但必須處理工作移交。當然,工作交接由企業(yè)安排。如果企業(yè)沒有安排,最好寫一份工作交接單,以書面形式說明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時間安排,并提交給直接上級或人力資源部,一式兩份,一份由企業(yè)蓋章或相關人員簽字。如果不辦理工作交接,企業(yè)可以暫時扣留工資,直至交接后發(fā)放。如果它沒有被移交,它將不會被支付。企業(yè)在轉移文件、轉移社會保險和簽發(fā)辭職證書時,也可能使員工感到尷尬。雖然檔案保留和社會保障不符合《勞動法》和《勞動法》的規(guī)定,但您可以參考辭職時需要考慮的四個法律問題(單擊“打開”),但企業(yè)經常這樣做,提起訴訟會增加辭職成本首先,應該清楚的是,如果合同到期,雇員希望提前一個月離開雇主。否則,給發(fā)包人帶來損失的,將賠償發(fā)包人的損失。有工人。您只需妥善辦理勞動交接手續(xù)即可。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在luba.com上咨詢專業(yè)律師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方式呢
2021-03-24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zhí)行賬戶
2021-03-01做企業(yè)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怎么保護商業(yè)秘密
2021-03-14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定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zhí)[2015]8號
2021-01-3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fā)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