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我大學畢業(yè)后找工作已經一年多了。我參加過四五家企業(yè)的招聘面試。招聘登記表中需要填寫的一些項目或考官提出的問題很容易回答或填寫,而另一些則令人尷尬,甚至涉及隱私問題。如果你不填寫或回答,你會擔心你的態(tài)度不好,導致工作失敗。請問,在面試中應該向雇主解釋哪些個人信息?如果你說謊,雇主能否終止勞動合同?律師分析:
法律只對求職者參加面試或簽訂勞動合同時應向雇主披露哪些個人信息做出了一般性規(guī)定,即,《勞動合同法》第8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解釋”。也就是說,在面試或簽訂勞動合同時,求職者有義務告知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信息,雇主有權知道“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因職業(yè)性質和工作不同而不一致,但主要是指與員工資質相匹配的信息。在實踐中,求職者應如實說明的個人信息,即雇主知情權的范圍,一般包括:求職者的年齡、家庭住址和主要家庭成員;身體狀況,主要包括是否患有不適合就業(yè)的疾病、傳染病等;教育程度、專業(yè)資格和工作技能;工作經歷、是否與其他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等與招聘職位無直接關系的個人信息,如婚姻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愛好、是否為單親家庭、與勞動能力無關的生理缺陷等。,它應該屬于隱私保護的范圍。求職者無義務披露,雇主不得強迫,否則可能構成對工人的就業(yè)歧視
勞動者應在雇主知情權范圍內如實告知雇主。如果不如實披露,可能構成重大誤解甚至欺詐。一旦構成欺詐,工人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39條和第86條的規(guī)定,具體法律后果包括: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無效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勞動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然,并非所有隱瞞真相的行為都構成欺詐。只有在與勞動合同有關的主要關鍵信息,如學歷證書、資格證書、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上做出虛假陳述的人才構成欺詐。與勞動合同無直接關系的生理缺陷、婚姻狀況和家庭成員不應被視為欺詐,因為這些信息不是工作的實質要素,不會影響工人的工作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12電子商業(yè)匯票業(yè)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yǎng)費嗎
2020-11-0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yè)限制
2021-02-02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企業(yè)違規(guī)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領失業(yè)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