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保理業務量僅占中國出口貿易結算的萬分之幾。2001年,中國保理業務量為12.38億歐元,占世界總額的0.1719%;英國保理業務量為1398億歐元,占世界總額的19.41%。目前,我國保理業務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信用交易在我國尚未廣泛開展,出口企業忽視保理業務的應用。長期以來,由于匯款、信用證等傳統結算方式的局限性,我國出口企業無法適應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保理業務,這首先從交易理念上阻礙了保理業務在我國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出口貿易中仍存在大量紡織、服裝、工藝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商品主觀檢測力強,容易引起合同糾紛。在保理業務中,當買賣雙方發生產品糾紛或買方對產品質量吹毛求疵時,保理商通常不承擔支付責任,這使得一些企業認為保理業務對賣方的利益保護不夠,影響我國保理業務的交易量
2.目前,我國仍缺乏實力雄厚、具有國際經驗的保理機構。由于業務規模小、人員素質低,國內多數銀行仍對以往的傳統服務方式感到滿意,對新業務的理解和接受度不夠。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數中資銀行開展國際業務的時間較短,國外代理銀行較少,且分布不均,在做保理業務時,很難對外國客戶進行信用調查和信譽評估,中國保理業務與國際慣例存在較大差異,不利于其業務規模的擴大。與國外相比,首先,在保理模式上,我國主要采用單保理的形式,這與國際上常見的雙保理做法不同。這不能充分發揮國際保理業務中信用調查、應收賬款管理等綜合服務的優勢;其次,就保理業務的內容而言,中國主要是到期保理。當進口商到期未付款時,保理代理在到期后90天無條件向出口商付款,這違反了國際融資保理慣例;最后,就保理業務范圍而言,我國基本上局限于出口保理,保理空間狹窄。作為進口保理和出口保理的統一體共同發展不如歐美保理公司
4.我國國際保理法律體系不完善,法律建設滯后。中國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國際保理業務,并加入了FCI,接受了《國際保理業務規則》和《國際保理服務公約》。但目前我國保理業務還遠未形成類似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完整的法律保障體系,這使得我國外貿企業仲裁與保理業務有關的合同糾紛,當事人的利益和仲裁對象的范圍在實際操作中不是很熟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1-02-19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