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爭議
爭議是指交易一方認為另一方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其在本合同項下的責任而引起的商業糾紛。這種糾紛在國際貿易中很常見。主要原因是:
1.賣方未交貨,或未能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質量、數量和包裝條款交貨,或單據不一致
2.買方未開立或延遲信用證,不按時支付或不按時支付贖回單,不合理地拒收貨物,在F.O.B條件下不按時派船接收貨物。合同條款的規定不明確,買賣雙方國家的法律或對國際貿易慣例的解釋不一致,甚至對合同是否成立有不同的看法,買賣雙方遇到雙方無法預見或控制的情況,如一些不可抗力、雙方解釋不一致等
上述原因引起的爭議集中在是否構成違約。雙方在違約事實上存在分歧,對違約責任和后果的理解不一致
對此,雙方應本著友好協商、相互理解、相互承認的精神妥善解決
II。違反合同及其法律后果銷售合同是對雙方均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義務;關于違約的法律后果,受害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但是,各國法律或國際組織的文件對違約方的違約行為、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后果的處理有不同的規定和解釋。這是應該理解和熟悉的
英國貨物銷售法將違約分為兩種類型:要素違約和擔保違約
違約條件是指違反合同的主要條款,即違反質量、數量、,交貨日期和與貨物有關的其他要素;如果合同一方違反了這些要素,另一方,即受害方,有權終止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違反保證是指違反本合同的次要條款。在違反保證的情況下,受害方只能要求損害賠償,不能終止合同。對于每一個作為要素、作為保證的具體合同,法律沒有明確、具體的解釋,只能根據“合同解釋”進行判斷。這樣,在解釋和處理違約案件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確定性和隨機性
與英國《貨物銷售法》不同,**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司(1980年)判斷該人違約的后果和嚴重性,并將違約分為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根本違約是指由于違約方的故意行為而導致的違約。如果賣方根本未能交付貨物,買方將不合理地拒收貨物并拒絕支付貨款,從而對受損方造成實質性損害。如果一方根本違約,另一方可宣布合同無效并要求賠償損失。非根本違約是指違約情況尚未達到根本違約的程度,受害方只能要求損害賠償,但不能宣布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農村建設如何給農民安排住房,土地是什么性質的
2021-01-10二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3-23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