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合作作品的糾紛中,很多都是由合作作者身份認定的矛盾引起的,這部分糾紛更難解決。那么,如何確定合作作品的作者呢?請閱讀下面的內容
中國的立法規定“不參與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著者”。但畢竟,這太有原則,不能作為判斷“創造性勞動”的標準。此外,雖然已經確定了合作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僅僅根據這些要素很難確定合作作者。這是因為:
(1)判斷參與創作的人提供的工作是創造性的還是勞動密集型的,不能基于事先的協議。
(2)“創造性勞動”的含義過于寬泛和籠統,只有少數工作是純勞動服務,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創造性,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理論:
1.價值決定論
張培林先生在1991年第一期《著作權》中發表了一篇關于確定著作權共同邊界的文章,并提出了“價值決定論”。根據《著作權法》第13條,參照政治經濟學中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提出“著作權能否共享取決于決定作品價值的創造性勞動”,“決定作品價值的創造性勞動”是決定作品價值(學術、藝術等)的創造性勞動。因此,引起了學者們的爭論
1991年,李奇山先生在《著作權》第二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合作創作決定著作權共享——與張培林同志商榷》。本文認為,引入價值量表的實際效果使我們在概念和判斷上更加模糊。(1)“價值”概念的模糊性。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在多人參與的作品形成過程中,雖然每個參與者的勞動形式和分工可能不同,但可以抽象為一定數量的無差別勞動,即價值,甚至是在作品形成過程中參與一般勞動合作的人,“價值”判斷的模糊性“價值決定論”認為,只有在自己的創作部分體現了一定的學術和藝術價值的作者才能成為合作作者。這顯然與作品的“原創性”要求背道而馳,不應成為評判合著者的標準。后者認為,“價值決定論”擴大了人們對創造性勞動的認同范圍,也就是說,應該從價值的角度來考慮作品中體現的創造性成果,但由于“價值”概念和判斷的模糊性,它不能成為判斷合作作者的標準
2.作品原始成分的來源標準
傅新才先生在1993年第二期《著作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合作作者認定標準的文章,并提出了“作品原構件來源標準”。文章認為,無論是單個作品還是合作作品,著作權的核心都是作品的原創性。只有那些通過勞動直接增加作品原創性的人才是作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這一要素不限于數量)。否則,即使他們的勞動包含相當高和復雜的技能(因此創造力,它不是一般的勞動服務),并且不具備作者資格
這種觀點認為,作品應該是作者創造性工作的結果,表現為作者智力或精神活動的結果,和一個具有個人風格的原創作品。因此,對于那些參與合作作品的人來說,只有他們的勞動成果最終構成作品的原創性,他們才能成為合作作者
以上是小編關于如何確定合作作品作者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希望通過閱讀本文,您能對合作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
關于在役作品版權的歸屬
版權的歸屬?誰擁有版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怎么處理
2021-02-10酒駕追尾拘留多久
2020-12-24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