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解約權
在用人單位存在嚴重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或勞動者的人身受到威脅、迫害的情形下,勞動者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解除合同的形式
從主體的角度區分,勞動合同解除包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以及雙方協商解除。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又可細分為過錯解除、非過錯解除和經濟性裁員。
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非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無主觀過錯但基于某些客觀原因,用人單位可以依法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四十條。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等情況下,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裁減成批人員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勞動者單方解除包括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兩種。
主動辭職是勞動者提前三日(試用期內)或者三十日(試用期滿后)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被動辭職是指在用人單位有過錯的情況下,勞動者無需提前30日通知即可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協商解除,是指勞動合同當事人的一方提出動議,并與另一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的解除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2020年最新重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6搬遷分房是按人頭給嗎
2020-12-20貴州縣城規劃區內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