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解約權
在用人單位存在嚴重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或勞動者的人身受到威脅、迫害的情形下,勞動者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解除合同的形式
從主體的角度區分,勞動合同解除包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以及雙方協商解除。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又可細分為過錯解除、非過錯解除和經濟性裁員。
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非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無主觀過錯但基于某些客觀原因,用人單位可以依法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四十條。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等情況下,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裁減成批人員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勞動者單方解除包括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兩種。
主動辭職是勞動者提前三日(試用期內)或者三十日(試用期滿后)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被動辭職是指在用人單位有過錯的情況下,勞動者無需提前30日通知即可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協商解除,是指勞動合同當事人的一方提出動議,并與另一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的解除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