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1.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如國家標準和法規、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程序等)阻礙了國際貿易的自由發展,不利于世界資源的自由流通和優化配置,與經濟全球化密切相關貿易自由化有悖于社會發展的潮流。這是貿易自由主義反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依據。例如,大多數電子和電氣產品必須符合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保險商實驗室(UL)和其他相關機構的標準;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要求紡織品標有成分和保護標簽,消費者安全委員會(CPSC)要求紡織品符合相關耐火標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負責管理和監測進口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洗滌用品和醫療設備。對貨物的純度和標簽有嚴格要求,并在貨物入境時進行抽樣檢驗;美國農業部(USDA)還要求豬肉和禽肉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這些一系列標準要求和檢驗措施無疑會給國際貿易帶來諸多不便,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
2.長期以來,國際貿易利益的分配將進一步向發達國家傾斜。在現行的國際標準體系中,標準制定者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是標準的被動接受者。發達國家從自身利益和技術水平制定的標準,許多發展中國家難以實現。因此,發達國家往往利用技術標準設置貿易壁壘,甚至發動技術貿易戰,以保護其國際貿易利益,從而繼續控制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例如,自1996年8月以來,中國的冷凍雞因未通過檢疫而被歐盟禁止。直到2001年5月,上海和山東的14家企業被禁止,每年損失近1億美元;自2001年7月以來,歐盟對進口茶葉制定了新的規定。部分產品農藥最大允許殘留量僅為原標準的1/100-1/200(事實上,按原標準生產的茶葉對人體無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國茶葉將被迫退出歐盟市場。據有關報道,僅在1999年,中國因外國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而減少的出口就至少達500億美元。現在,發達國家之間經常發生“技術標準貿易戰”。名義上,它們是為了保護環境或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實際上,它們更大的目的是使國內貿易商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多的利益。據統計,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西方發達國家擁有的專利數量約占全球專利總數的90%,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只有10%左右。如此巨大的技術差距短期內無法縮小。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中國家將在國際貿易格局中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房屋拆遷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1-05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結算
2020-11-28拆遷補償比例怎么計算
2021-01-20房屋拆遷前,需要找律師維權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