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傾銷反傾銷預警機制響應機制。導言
傾銷一詞來自北歐國家的語言。根據《牛津英語詞典》,其原意是推翻、傾銷和放棄散裝貨物或其他物品。《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6條中的傾銷定義是指一國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的行為。具體而言,它是指進入一國的商品的市場價格低于其在另一國市場上的價格,或者是指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以人為的不同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傾銷作為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進口國的經濟或生產者利益,干擾了進口國的市場經濟秩序,給進口國的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所謂反傾銷,是指進口國的反傾銷機構依法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等措施,以抵消損害進口國內產業的后果的法律行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于發展和采用新興技術,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由于產品供過于求,國內出現了經濟滯脹和貿易失衡。為了擺脫這一困境,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外貿政策和產業結構;另一方面,積極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主要表現為在本國市場大規模推廣過剩農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嚴重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國內,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被用來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市場免受外國產品的競爭。反傾銷已成為一種常用的貿易保護主義。從反傾銷的發展歷程來看,它可以被視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才認識到反傾銷對本國貿易發展的促進和保護作用,并相繼出臺了本國的反傾銷法。反傾銷法(Anti-傾銷法)是進口國為保護本國經濟和生產者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而限制和調整傾銷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反傾銷的由來和GATT規定的反傾銷目的,反傾銷的初衷是建立公平競爭秩序和反不正當競爭的延續。然而,自反傾銷成立以來,其運作結果卻適得其反。它經常被一些國家以維護公平競爭的名義濫用,成為限制國內外產品競爭的非關稅貿易壁壘,日益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法律武器。在這一波反傾銷浪潮中,中國已成為公眾批評的對象,必將成為最大的受害國。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國外對我國反傾銷現狀的分析,提出一些應對意見,希望與廣大專家學者進行探討。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請批評和糾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