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下崗人員享有以下合法權益:
(l)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下崗人員有要求單位在一定期限內以書面通知權,但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
②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③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達不成變更協議的。但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之前,按照《勞動法》第26條規定:“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將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通知勞動者本人。”如用人單位沒有履行上述法定程序,勞動者有權以程序不合法為由拒絕下崗。同時,用人單位還必須在書面通知中說明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理由及法律依據。
(2)用人單位在經濟性裁員前,下崗人員有權對裁員條件、裁員方案進行了解和發表意見。《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報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未將裁員方案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的、未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不得進行經濟性裁員,此間勞動者有權拒絕下崗,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也不得批準其裁員方案。
(3)用人單位在經濟性裁員后,在規定期限內錄用人員下崗者可依法享有優先回單位權。《勞動法》第27條第2款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4)勞動者在法定條件下有拒絕下崗的權利。《勞動法》第29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四種情況之一的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①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②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③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④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下崗人員下崗后,有從用人單位獲得經濟補償的權利。《勞動法》第28條規定,用人單位按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按照勞動部1994年12月3日制定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在裁減人員后應按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不足一年的按一年對待。被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該辦法補償的,除按全額補償外,還應按補償金額的50%追加補償金。勞動者因患病或非工傷被用人單位決定下崗的除按上述規定補償外,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或絕癥的分別不低于醫療費的50%到100%。
(6)被用人單位錯誤決定下崗的,有申請仲裁和提起訴訟并獲得工會支持的權利,如果用人單位裁員決定違法或不給經濟補償,下崗職工根據《勞動法》第30條規定,決定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大家肯定已經知道下崗后享有哪些權益了。在工作中如果我們真的被迫下崗,那么我們一定不能忍氣吞聲,一定要與用人單位進行合理的交涉來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兩方不能意見一致的話,建議大家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