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國際商事仲裁實踐中屢見不鮮,值得研究和預防。當有管轄權的法院真正走到執行的門口時,你向另一個法院申請的“撤銷裁決”的裁決是完全無用的。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最簡單的答案是,作出撤銷決定的法院和作出執行決定的法院是兩個不同國家的法院。他們彼此不隸屬,適用各自的法律。不同國家的法律不同,因此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
從客觀分析,可以認為有依法可以撤銷的情形,撤銷是法院依法的行為;從主觀方面來看,不排除法院是為了維護敗訴方的利益。例如,敗訴方是作出撤銷決定的法院所在國的國民,保護和保護其公民不能被視為過失。如果一名中國公民在中國仲裁機構作出的國際商事仲裁裁決中敗訴,而另一方當事人是與中國不友好的國家的公民,則中國公民很可能會請求中國法院撤銷該裁決,從而獲得同情和支持。法院當然不難找到可撤銷的理由。例如,“損害公共利益”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事實上,中國的地方法院已經這樣做了,而且不止一次。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實行“內部報告制度”。該制度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向中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商事仲裁裁決,人民法院認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商事仲裁裁決不符合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的規定或者互惠原則的,裁定不予承認和執行的,必須報其上級人民法院審查;高級人民法院同意拒絕承認和執行的,應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審查意見,經最高人民法院答復后,方可拒絕承認和執行。這等于說,任何人只要找到一個外國獎項,就可以自己決定承認和執行它。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裁決的,各級人民法院無權作出決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權作出決定,這比死刑復核更為嚴格。當然,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防止地方各級法院輕易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裁決有利于維護中國的國際聲譽,也有利于中國勝訴方今后在申請外國法院承認和執行時友好回歸。但缺點也很明顯:(1)這違反了法律原則,因此地方法院是否具有獨立管轄權值得懷疑;(2)不合理地剝奪了地方法院的司法權。當地法院可以判處被告死刑,但在裁決被仲裁所在國法院或法律適用國法院撤銷后,它無權拒絕承認和執行國家仲裁裁決,這難道不令人費解嗎,執行地國的法院仍然堅持強制執行,這只能解釋為對勝訴方的利益負責或維護勝訴方的利益。如果勝訴方與執行地法院沒有某種關系,法院不得冒險這樣做。獲勝方很可能是執法國的公民。當然,為了成功地這樣做,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被申請人在執行國擁有可執行的財產,否則就不可能成功。因為一個國家的法院不可能在其他國家“執行”國際商事仲裁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15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