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雇主未能及時申報工傷保險條例的法律責任:如果雇主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符合本法規規定的工傷治療等相關費用應由雇主承擔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保函[2004]256號)第6條明確,用人單位工傷待遇的“期間”是指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的期間至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止。工傷報告的法定期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員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報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鑒定疾病。”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兩點:
第一,工傷認定的申報責任,雇主為第一責任人,工人及其近親屬為第二責任人。結合上海的實際操作,工人只能在發生工傷事故或職業病鑒定診斷后30天內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第二個是法定的工傷報告時限。用人單位自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經鑒定、診斷之日起30日內,而工人或其近親屬和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或職業病被診斷和鑒定之日起31天至1年內
III。雇主不同意工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申請時限的設定工傷認定既是法定義務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的要求,也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義務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這是一項程序性義務,在實踐中不要求用人單位對事故做出任何定性和判斷,雇主對工傷事故可能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承認工傷事故,另一種是不承認工傷事故。但是,無論采取何種態度,都不能違反法律的程序要求。因此,即使雇主不同意工傷,并且工人認為這是工傷,雇主也有義務在30天內積極履行報告義務。業主的正確做法是在聲明的書面材料中表達不同意的意見,但不能以不聲明的方式表示不同意,否則會陷入對聲明的誤解,筆者特別提醒用人單位,在不承認工傷申報的過程中,用人單位不適合在勞動合同到期和終止的情況下為勞動者辦理退休和社會保障轉出。因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但不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職工,,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繳納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后,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新發生的費用。”工傷保險停止轉出后,一旦確認為工傷,不僅需要補足工傷保險,而且只能在補足款項后報銷治療費用。工傷保險基金在補足之前不支付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限制減刑,限制減刑的意思是什么
2021-03-13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公司怕跟員工打官司嗎
2021-02-12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