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眾籌購房中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買家的關系自去年3月30日該政策出臺以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飆升。據媒體報道,深圳房價每年上漲47.5%。購房收入中的高利貸也讓我們感嘆,它確實發生在我們身上。隨著房價的上漲,互聯網金融已經進入眾籌時代。眾籌買房是減少投資或規避政府購房限制和貸款政策的利器。因此,出現上述“眾籌買房”現象
眾籌買房一般是指多人為投資目的收取房款或首期款,共同簽訂合同的一種投資方式,同意以合同中某個投資者的名義買房,同意在房價上漲到一定程度時放棄,并且利潤按照出資比例或其他方式進行分配
可以看出,在“眾籌購房”中,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買家之間只存在一種契約關系,在房地產登記簿中登記的名義買家就是房屋所有人。如果確認為貸款關系,因為在簽訂合同時不會約定利息,如果發生爭議,實際投資者只能要求名義買家返還群眾根據合同關系籌集的購房款;即使同意支付利息,利息收入也遠低于房子的增值。眾籌購房中的爭議有哪些?(I)眾籌購房交易中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買家的風險有哪些?
在眾籌購房交易中,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買家之間僅存在合同關系,而房地產登記簿只反映名義上的買方是房屋所有人。我國房屋所有權的取得以登記為要件,這導致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買家都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
房屋的實際投資者主要有以下風險:
1.名義買家私下出售房屋并完成轉讓交易
2.名義買家有外債,導致所購房屋被關閉或拍賣
3.名義買家死亡,房屋可能因繼承而被名義買家的繼承人繼承
名義買家主要存在以下風險:
1.投資者未能按時償還貸款,這可能會損害名義買家的個人信用
2.房屋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售,這阻礙了名義買家的后續購買需求
(II)“眾籌買房”的實際投資者發現,房地產證書上只有名義買家的姓名。因此,在中國,該房屋屬于誰的財產,登記是不動產所有權的公示方式,登記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的人是該不動產的權利人。因此,房地產證書上只有名義買家的名稱意味著該房屋只是名義買家的私有財產(III)如果產權登記與實際投資者不一致,會發生什么?如果房地產權證上可以簽署多個姓名,眾籌購房者該怎么辦
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房地產權證是權利人享有房地產物權的證明。房地產權證記載的事項應當與房地產登記簿一致;如果記錄不一致,應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除非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中存在錯誤。由此可見,如果產權登記與實際投資者不一致,則以產權登記為準。因此,在眾籌購買交易中,如果名義買家聲稱擁有房地產所有權,如果房地產證書上可以簽署多個姓名,那么實際投資者非常被動,建議眾籌買家在房地產登記簿上登記自己的姓名(四)未來辦理房屋所有權變更手續時,從名義買家到實際出資人,相關費用由誰承擔?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時,名義上的買受人或實際出資人可以辦理變更手續。最好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房屋產權變更手續費可作為投資成本。但是,目前大部分房地產交易實際由賣方接收,交易手續費和稅費由買方承擔
(五)在“眾籌買房”中,房屋的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買家都存在風險,那么如何防范眾籌買房的風險呢
為了防范“眾籌買房”實際運作中的潛在風險,實際投資者需要簽訂書面協議,明確投資者之間以及投資者與名義買家之間的權利義務,特別是出資比例、出資交付方式、利息分配、名義買受人擅自處置房屋或眾籌房屋因名義買受人原因被查封的出售時間、已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因未能及時償還住房貸款而導致名義買方信用損失的賠償責任,以及房屋出售后的糾紛處理,為避免爭議證據不足,最終影響“眾籌購房”合同目的的實現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問題的答案。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如果用眾籌買房,可能會產生很多糾紛,因為實際的房主是房產證上的名字。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拆遷補償安置法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1-01-22拆遷安置房賣買協議有效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