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1.雙方應協商解決
雙方通過協商解決自己的爭議是雙方努力解決爭議的第一種方式。當然,談判解決是基于雙方的意愿。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可以選擇調解程序或仲裁程序
2.調解程序
當事人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雙方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能受理案件;當事人可以不經調解直接申請仲裁。此外,如果工會與雇主之間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則不適用調解程序,雙方應直接申請仲裁。如果雙方未能通過調解達成協議,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適用于各種糾紛。但是,由于簽訂集體合同而產生的爭議目前由勞動部與相關方協調處理,仲裁程序不適用。除上述爭議外,仲裁程序對其他爭議也是強制性和必要的,即只要一方申請仲裁并符合受理條件,仲裁委員會將予以受理;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必須先辦理仲裁手續。未經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庭審程序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目前,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換句話說,如果當事人拒絕接受一審判決,他仍然可以向更高的法院上訴。法院審判程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終程序
根據《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解決條例》的規定,中國有三個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地方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地方人民法院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負責調解企業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企業行政代表和企業工會委員會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企業行政代表由企業行政方面指定,工會代表由企業工會委員會指定。調解委員會主席由調解委員會從委員中選舉產生。其辦公室設在企業工會委員會。未設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可以設立類似調解委員會的勞動關系協調組織,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協商決定。調解委員會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
縣、市、市轄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仲裁委員會,處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爭議。設立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各級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工會代表和政府指定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的代表組成。主任為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其辦公室設在同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是必要的程序地方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司法機關,也承擔著處理勞動爭議的任務。當地人民法院民事法庭負責受理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裁決不服的案件并提起訴訟
以上為小編的相關知識。我希望它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內容。如果您對上述介紹有其他疑問或實際情況復雜,您可以來魯巴進行法律咨詢,我們的律師將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