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何確定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法發[1995]309號)第53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貨幣形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規定,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在實踐中,工人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已付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設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工作時,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領取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支付的工資是工人每月實際收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伙食費、租金等。工人實際收到的金額通常低于應付工資經濟補償的計算應以工人應付工資為基礎,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和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只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實際工資也不能真實反映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支付加班費、扣發工資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實際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工資,這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一般而言,經濟補償的計算以員工的稅前工資為準。如果雇主不支付或支付較少,雇員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2021-02-08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