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勞動爭議應遵循哪些原則
中國勞動法規定了解決勞動爭議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該規定確立了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即調解原則;及時處理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是處理勞動爭議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一)調解原則
調解原則說,勞動爭議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先向企業委員會申請調解,在相互理解、相互遷就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并認真遵守和履行。調解無效時,仲裁機構和法院才能解決。調解委員會應當認真負責地做好調解工作,通過調解解決糾紛。調解需要建立和完善用人單位的調解組織和制度,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的作用。調解不僅是調解委員會的要求,而且在爭議仲裁和訴訟過程中
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后,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盡快作出裁決,并可以在裁決作出前的任何階段進行調解。仲裁程序中的調解與裁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訴訟程序中的調解表現為人民法院可以在不同的審判階段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作出判決。由人民法院主持訂立的調解協議與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調解原則不是強制調解,而是要求在自愿的前提下盡可能調解解決勞動爭議。調解與自愿原則密不可分。當事人是否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是否接受調解建議、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完全是自愿的,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自愿達成的協議也無效。在調解中,要注意防止長期調解的現象,即能調解者調解,不能調解的,應當盡快作出裁決或者判決。(二)及時處理原則及時處理原則要求勞動爭議當事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過程中依法及時行使權利和履行職責。當事人應當及時申請調解或者仲裁,逾期不予受理。當事人應當及時參加調解和仲裁活動,否則調解不能進行,可以視為撤回仲裁或者缺席仲裁
當事人對仲裁訴訟不服的,也應當及時上訴。否則,它將喪失訴權和訴權,其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調解爭議,調解期限不得超過30日;仲裁時間不應超過60天,仲裁方式不應超過60天;人民法院的審判應當及時,不得超過6個月,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時處理的原則有利于及時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及時穩定勞動關系,規范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生活生產秩序,穩定社會秩序(三)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三)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是中國法制的基本原則。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必須對爭議事實進行深入、詳細、客觀的調查分析,查明事實真相,這是準確適用法律的基礎,也是公正解決爭議的基礎。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
處理勞動爭議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不能主觀,也不能徇私枉法。以法律為準繩,處理勞動爭議,判斷是非,以勞動法律法規為依據;;處理爭議的程序應當依法進行;處理結果應當合法,不得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四)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
依法維護勞動爭議雙方的合法權益體現了在適用法律方面各方平等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應當平等對待勞動爭議的任何一方,其法律地位完全平等,法律賦予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由雙方平等享有和承擔,不應因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標準。在申請調解、仲裁和訴訟時,雇主和工人在參與調解、仲裁和訴訟活動時享有同等權利。他們在時間限制、陳述事實、辯論和提供證據、申請撤銷、是否達成調解協議以及拒絕接受仲裁裁決是否起訴法院等方面享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扭送錯誤如何處理
2021-01-04小區車位權屬問題的完整總結
2020-11-29買到過期食品怎么賠償
2021-01-30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