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仲裁適用時效
<2008年5月1日之前,根據《勞動法》第82條要求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后60天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在2008年5月1日后履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而中斷,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間應從中斷時開始重新計算
如果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未能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則仲裁時效期間應暫停。如果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而發生爭議,仲裁時效期限應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工人的仲裁申請不受本條第1款規定的仲裁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交。勞動爭議訴訟時效可分為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一般時效為兩年。特別時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訴訟時效為一年。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期限為四年。中國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最長為20年。以下是詳細說明。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是指民事訴訟時效的內容:
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公民權利的訴訟時效為兩年,除非法律另有規定,下列時效期限為一年:
(I)人身傷害賠償要求(II)銷售不合格商品(III)延遲或拒絕支付租金(IV)存放的財產滅失或損壞
從他知道或應該知道他的權利受到侵犯時算起。但是,自侵權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將訴訟時效延長至訴訟時效以外,當事人自愿履行的,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期間應自訴訟時效中止理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請求或協議履行其義務而中斷。時效期限應從中斷時間開始重新計算
如果期限以小時為單位計算,則應從規定時間開始計算。如果規定期限按日、月、年計算,則不包括起始日,而是從第二天開始計算。如果
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其他法定假日,則假日的第二天應為期限的最后一天。該期間最后一天的截止時間是24點。有營業時間的,直至停止營業活動時
相關法律知識:
中國勞動法第79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一方當事人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該法第83條還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一方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起訴也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規定表明,仲裁程序是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程序。沒有仲裁,案件就不能進入訴訟程序。在審判實踐中,筆者發現《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反訴程序不適用于勞動爭議案件。理由如下:第一,一方當事人拒絕受理仲裁訴訟后,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反訴。如果反訴請求未經仲裁,雙方之間的爭議進入訴訟程序而未經仲裁,這違反了上述“前置程序”的規定。第二,如果一方拒絕接受仲裁訴訟后另一方提出的反訴內容已被仲裁,“如果一方拒絕接受仲裁裁決,上述《勞動法》第83條規定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毫無意義的
以上是luba.com編輯總結的關于如何規定勞動爭議訴訟時效的相關知識。文章中有相關介紹。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仍有疑問且不理解,歡迎您在本網站咨詢律師。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也可以訪問本網站咨詢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房屋距離修建的鐵路多少就會被征收
2021-02-27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被拆遷房屋的用途和面積如何確定
2021-01-22公寓和住宅如何選擇
2021-03-22拆遷賠償款是按照戶口簿人數賠償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