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7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約定被告應承包原告酒店工程的土建部分,并采取無材料承包勞動的承包方式。工程造價按每平方米72元計算。工程竣工后,原告與被告就工程結算發生爭議。被告以原告拖欠勞動工資為由,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原告缺席的情況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被告提交的工程造價表作出裁決,原告向被告支付工資83068元和拖欠工資25%的經濟補償20767元
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關系是雇傭合同,而不是勞動關系,不在勞動仲裁范圍內,要求法院不予支持被告工資83068元和經濟補償20767元。在審理過程中,法院發現原告和被告有工程承包關系。原告為該項目支付了210160元。原告和被告對被告承包的工程量無異議。根據評估機構確定的數量和原、被告約定的項目單價,該項目的總價為244910元
[差異]
法院審理此案時,存在多個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是,勞動仲裁裁決應當判決撤銷,當事人應當單獨提起訴訟。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的訴因仍應界定為勞動爭議,因為原告對勞動仲裁裁決提起訴訟,當事人對勞動爭議裁決的異議是法院受理本案的前提。如果法院不將勞動爭議作為訴訟事由,法院將失去案件來源,無法自立。第三種意見是,如果法院在聽取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后發現雙方之間的爭議不是勞動爭議,根據法律關系和案件事實作出實質性處理
小編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對勞動仲裁裁決提起訴訟不僅僅是程序性救濟。雖然中國現行法律制度將勞動仲裁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程序,但法律并未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或提起訴訟僅為程序性請求。如果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不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就沒有解決,法院的審判活動就如同醫生治療箭傷時割斷裸露的箭桿一樣毫無意義。司法審判是終審的。法院作為糾紛解決的最后一個環節,不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誰來處理當事人程序權利的行使,是實現實體權利、解決實體問題的需要。只賦予當事人程序性請求權而不賦予當事人實質性請求權,是對其本源的完全把握和目的的行使。法院對當事人訴訟請求以外的實質性問題直接作出判決是多余的。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判決書不得含有維持或者撤銷仲裁裁決的內容。因此,當提起訴訟時,當事人不能提出撤銷仲裁裁決的請求,否則他們將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甚至可能被駁回。因此,當事人只能要求被告履行其義務,也不能確認仲裁裁決中承認的原告義務。實質上,這是一項確認各方之間權利和義務的請求。法院發現并處理了這一問題,沒有超出雙方的訴訟要求。其次,由于此類案件的特殊性,原告往往是勞動仲裁裁決確認其應履行支付義務的一方。原告認為自己不應該或不應該支付這么多,并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法院作出實質性處理,原告往往會向法院起訴,法院也會判決原告履行對被告的支付義務。因此,有人認為這是不合理的,超出了原告的要求。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實際上混淆了不支持當事人的主張和超越當事人的主張之間的區別。所謂當事人以外的債權,是指法院審理當事人以外的事實,或者法官認為對方履行義務的內容和金額超過原告提出的債權。法院不支持當事人的主張,這意味著當事人的主張與事實不符,缺乏法律依據或理由不足,因此得不到支持或不充分支持。超越當事人的主張確實是不恰當的,但人民法院有權不支持當事人的主張。在上述案件中,原告的索賠要求法院確認原告和被告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當然,原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希望向另一方支付較少的費用,最好根本不支付。當然,法院不受原告索賠的約束。應當根據查明的事實,確定原告應當支付多少費用。這并不違反法律和理論,也不能被視為超出了原告的要求。沒有必要撤銷仲裁裁決。根據作者的推測,,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不得維持或者撤銷判決書中的仲裁裁決,是因為勞動仲裁裁決是行政性的,人民法院不宜作出撤銷的決定維持和撤銷民事訴訟中的仲裁裁決。雖然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規定在理解上有些不恰當,但并不妨礙實際操作。根據目前的制度設計,一旦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除非當事人自行撤回訴訟,否則仲裁裁決無效。為什么我們要確認已經無效的東西?事實上,人民法院根據依法查明的事實作出判決,實際上包括維持或撤銷仲裁裁決的含義。然而,執行的不是仲裁裁決,而是生效的判決。相反,如果法院不處理當事人的實質性權利和義務,而只是撤銷仲裁裁決,則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沒有得到確認,處于無休止的爭議狀態。法院的審判活動只起到否定仲裁裁決的作用,不解決糾紛
IV.要求當事人分別起訴,浪費資源。由于法院已經受理了對當事人的訴訟,甚至查明了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權利義務,屬于法院管轄,應當直接處理。而該方的訴訟只是人為地浪費了該方的經濟資源,而不是單獨地要求該方撤銷仲裁裁決,但也浪費了法院的司法資源
第二種意見顯然是不恰當的。雖然勞動仲裁是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程序,但它不是非訴訟程序,對法院的審判活動沒有約束力。雖然當事人對勞動仲裁裁決提起訴訟,但法院認定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不是勞動爭議,而是合同解決爭議,并作了實質性處理,應當以合同解決爭議為訴因,否則自相矛盾。至于案件的來龍去脈,就憑事實來解釋吧。雖然這類案件與其他案件在這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法律適用上并無不當之處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如果人民法院針對當事人對勞動仲裁裁決的異議提起的訴訟經審查后不是勞動爭議,視情況處理:屬于其他民事案件的,根據認定的法律關系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判決;屬于刑事、行政案件的,移交刑事、行政法庭審理;不屬于人民法院管轄的,可以要求原告撤訴。如果原告沒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翁被兩車撞死后再遭醉車碾壓
2020-11-23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破產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