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逾期不中斷的,一年以上的勞動爭議不得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第二,超過上訴期限的勞動爭議如何處理如果當事人因各種原因拖延上訴期限,仲裁委員會應當根據情況分別處理:
(1)勞動爭議無正當理由超過上訴期限的,當事人喪失上訴權利,《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申請仲裁期限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情況。例如,由于地震、水災、火災等現象,或者由于戰爭或者其他類似的軍事行動等社會現象,“其他正當理由”的范圍非常廣泛。比如當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員會,就遲遲不開處方或生病向其他部門申訴,或者童工的法定代表人不確定等。,“理由”是否合理,應由仲裁委員會決定
(3)有必要查明上訴期限屆滿時是否中止上訴。如果扣除中止時間后仍未超過上訴期限,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第三,如何解決勞動爭議,首先是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特別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應首先協商解決。這是最常見的,往往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事實上,這一程序經常被用來解決工傷待遇爭議。對于員工來說,要特別注意運用協商解決糾紛,因為遭受工傷的員工往往要在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利用訴訟解決問題,可能會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無意與雇主做出不恰當的妥協,但我們要強調的是,談判是雙方最能接受和有效的方式第二,調解。即企業調解委員會在本單位調解勞動爭議。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看,這不是一個必要的程序。然而,它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希望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調解是解決勞動爭議的理想選擇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仲裁庭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處理勞動爭議。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應當強調的是,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也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依照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的規定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審判期為六個月。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總統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履行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勞動爭議的終止日期是什么”問題的回答。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逾期不中斷的,一年以上的勞動爭議不能申請仲裁。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部輕傷二級賠償標準
2021-01-24有期徒刑有哪些執行方式及種類
2020-12-05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