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方式,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無效,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時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恢復履行勞動合同之日的工資及工資的25%的賠償費用。
第二種方式,如果不愿意再在單位工作,則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我國法律對女職工孕期特殊保護的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同。
3、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4、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5、勞動部《就處理勞動爭議有關政策問題解答》第二十條:怎樣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第四條規定?
答:《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對此,1989年勞動部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中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女職工,在合同期未滿的情況下,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得以懷孕、生育和哺乳為由,解除其勞動合同”。1990年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間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復函》(勞辦計字(1990)21號)中進一步明確“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女職工,在‘三期’內勞動合同期雖滿,也不解除其勞動合同,必須延續到哺乳期滿。”在處理有關女職工在“三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時,應全面理解、適用以上有關法規和文件。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其特點
2021-03-03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