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方式,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無效,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時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恢復履行勞動合同之日的工資及工資的25%的賠償費用。
第二種方式,如果不愿意再在單位工作,則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我國法律對女職工孕期特殊保護的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同。
3、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4、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5、勞動部《就處理勞動爭議有關政策問題解答》第二十條:怎樣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第四條規定?
答:《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對此,1989年勞動部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中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女職工,在合同期未滿的情況下,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得以懷孕、生育和哺乳為由,解除其勞動合同”。1990年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間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復函》(勞辦計字(1990)21號)中進一步明確“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女職工,在‘三期’內勞動合同期雖滿,也不解除其勞動合同,必須延續到哺乳期滿。”在處理有關女職工在“三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時,應全面理解、適用以上有關法規和文件。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貪污罪與數罪并罰之間有哪些關系呢
2021-03-05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