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特殊工時制度是否有效
第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而勞動時間怎樣安排,就涉及單位實施的是何種工時制度。
第二,實施不定時或綜合計算等特殊工時,需要經過勞動部門行政審批。然而在實踐中,不少用人單位未申請過綜合計算工時或不定時工時,就擅自實施起來,理由是合同當中有約定。有的雖有批復但已經過期。還有些用人單位雖在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實行標準工時,但在簽訂勞動合同后獲得了勞動行政部門的許可,同意其在相關崗位實行不定時工時或綜合計算工時制,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并未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時制度進行變更。這些做法確實引發了一些矛盾,那特殊工時制的約定與勞動行政部門批復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執行時以約定為準還是以批復為準呢。
第三,若要對勞動者所在崗位施行特殊工時制,需要同時滿足兩大要件:第一,得到勞動行政部門的批復;第二,勞資雙方約定明確。也就是說,如果僅有勞資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實行特殊工時制,但未獲得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審批,是不能對勞動者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如果勞動者所在崗位得到勞動行政部門關于不定時工時制的批準。如果單位確有審批手續,但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實行標準工時,還是應按標準工時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的相關制度不能違反法律的規定,而用人單位的特殊工時制度,需要經勞動行政部門的批復和勞資雙方的約定才有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14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拆遷合同可不可以轉讓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