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著作權法不保護意識形態嗎
著作權法只保護作品的表現形式,不保護作品的思想、觀念、創意。著作權保護分為一般主體和特殊主體:著作權的主體一般是作者,即直接創作作品的人,即公民。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依法可以成為著作權主體的法人。法人主持的、代表法人意志創作的、由法人負責的作品,應當視為作者。3、非法人單位由非法人單位主持,它代表非法人單位的意志創作作品,由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非法人單位被視為作者,外國人。外國人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出版的,依法享有著作權。第二,著作權保護期:公民作品的出版權和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的生命和死亡后五十年,在他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結束。如a于1980年3月4日創作,但未發表,a于2000年10月1日死亡的,其發表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自1980年3月4日起至2050年12月31日止,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著作權(署名權除外)外,出版權和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50年,一般自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至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但是,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3.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電影制作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的發表權和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作品首次出版后第50年12月31日止。但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不再受保護。合作作品的出版權和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生前加死亡后五十年,截至最后一位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乙雙方于1980年3月4日創作了一部作品,如甲方于1990年8月1日死亡,乙方于2000年10月1日死亡,則該作品的出版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自1980年3月4日起至2050年12月31日止,作者不明的,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50年,至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上述法律規定明確了著作權的保護范圍。當事人申請著作權保護后,需要明確著作權的社會價值和適用性。知識產權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對著作權進行審查后,只能對符合條件的文學作品或其他形式的著作權進行保護
著作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受著作權保護的鄰接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遇祖墳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1-01-17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增加股東嗎
2021-02-27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