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中國是一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上層建筑自身的自我完善。改革不是削弱或廢除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而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現有國有資產,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以往僵化的資產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壓制企業經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公有制企業加強自我管理,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公有制經濟的優勢和主導地位。因此,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不是要改變國有資產的產權,而是要改進國有資產經營的實現形式,國有資產改革的措施和步驟,必須以提高國有資產經營效率為基礎制定和實施,以衡量改革的成敗。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中堅持經濟效益原則,最根本的是正確認識改革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改革效益觀。要注重國有資產經營活動與整體效益、企業效益的有機聯系,優化由眾多企業效益構成的國有資產經營效益體系。這就要求既要增強企業的活力,又要改善企業的行為秩序
(3)政府兩個職能分離的原則。社會經濟管理職能的履行面向全社會各類經濟成分,目標是促進公有制為主體和各類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保障國有資產權益和管理整個社會經濟是兩種不同的經濟活動,管理方式自然不同。同時,由于政府分工和專業化的要求,這兩種職能必須分離。如果這兩個功能是集成的,那么兩者之間可能會有差異,政府與企業責任分離原則這一原則是處理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與經營之間關系的原則國有企業。強調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不能直接經營企業。貫徹這一原則,必須明確國有資產管理的兩個層次的職能:一是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二是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二者的區別在于:一是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是行政性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是國家經濟職能部門的職能,而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則是一個獨立的“經營總部”;第二,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是宏觀管理職能,是對所有國有企業資產的宏觀管理,而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是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在國有資產經營中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并不削弱政府國有資產的產權管理和約束管理機構作為國有資產經營的所有者代表,也加強了產權管理,使產權約束機制進入企業。解決這一問題的現實選擇是建立類似董事會、監事會的權力機構;二是在政府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和一般企業之間建立類似控股公司的產權管理機構。這樣就實現了企業責任的分離,加強了國有資產的產權約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十級傷殘一共要賠多少錢
2021-01-17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