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的賠償方法有四種,其一是以權利人遭受的實際損失作為賠償金額,這是最常見的計算方法。但是,由于專利權本身的特點,很難對侵權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評估。這種計算方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如果權利人產品的銷售量不減少,就不能采用這種方法;第二,債權人產品銷量下降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侵權行為在其中的作用難以定量衡量,因此無法確定權利人在侵權行為中實際遭受了多少損失。賠償數額包括權利人為停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合理費用與侵權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其實,也是債權人的損失。根據綜合賠償原則,賠償金額包括合理的費用,不具有懲罰性
其次,如果侵權人以其獲得的全部利益作為賠償金額,如果采用這種計算方法,債權人可能面臨舉證難的問題。對于專利損害賠償訴訟,法律將證明責任認定為“誰主張證明”。由于權利人難以或者不可能獲得侵權產品的銷售數量、利潤等數據,侵權人不會主動披露對其不利的證據。即使法院命令其提供,侵權人不提供也不承擔額外的不利后果;即使通過法院證據保全,也很難證明侵權人獲得的利益來源于侵權行為。因此,很難將侵權人所獲得的全部利潤作為賠償額第三,許可費的合理倍數是專利權的獨特計算方法。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許可費的合理倍數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確定。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牌照費的合理倍數限定為1至3倍。使用該方法時的自由裁量因素包括:專利權的類型、侵權的性質和情形、專利許可費的數額、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和時間,法定賠償,是指在不能確定權利人的損失和侵權人的利益時,根據侵權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確定損害賠償金額的方法。《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權利人的損失難以確定的,對于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費,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這是法律賠償制度的體現。法院在適用法定賠償時,需要考慮各種具體的侵權因素。當專利權受到侵犯時,需要考慮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人們保護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知識付費的概念將逐漸流行,加強和完善專利權保護,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需要指出的是,法律賠償法賦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其能夠憑借自身的審判經驗做出公正、快速的判斷。在各種計算方法中,法定賠償法具有互補性,但不具有優先性和選擇性。然而,受“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的限制,權利人往往難以對損害后果進行核實和計算,從而導致法定賠償方式成為法院確定知識產權損害賠償數額的主要方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