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和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義務的行為有:生產者、銷售者違反產品質量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向消費者作出的有關產品質量的說明或者聲明的;產品缺陷責任是指產品缺陷引起的賠償責任,可以看出產品質量責任和產品責任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不同的法律責任形式《合同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重做、退貨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產品責任的主要形式是損失賠償,賠償范圍限于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產品本身的損失和因消費者的運輸、運輸費用造成的經濟損失產品責任是指因產品缺陷造成的人身和其他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對于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失,消費者應當分別向責任人主張產品質量責任
此外,精神損害賠償不屬于產品質量責任賠償范圍,而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3.不同的歸責原則
產品質量責任是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歸責原則,即,只要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定或者約定的質量要求,無論有無過錯,都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合同法》,不可抗力是違約的法定免責事由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因人而異。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生產者的嚴格責任表明,產品的缺陷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無論生產者是否有過錯,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嚴格責任并不是絕對責任。根據《產品質量法》,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產品投入流通時,不存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流通時,在科技層面上無法發現缺陷的存在銷售者過錯責任推定的表現是:產品缺陷造成人身和他人財產損害的,推定銷售者有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銷售者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根據民法通則,不申報銷售不合格商品的訴訟時效為一年。根據規定,因質量不合格引起的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根據《產品質量法》,因產品缺陷引起的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兩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消費者十年后,喪失因產品缺陷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權;但不超過規定的安全使用期。根據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兩年
產品質量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產品出口、經濟發展和國家形象。也許是因為我國法律對產品質量規定的處罰不夠嚴厲,我國的產品質量狀況遠遠不能滿足形勢發展和市場變化的需要。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可以適當完善產品質量責任的處罰。當然,最重要的是生產者要誠實,盡量減少產品質量缺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買賣合同如何審查,買賣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
2020-12-03做交通重新傷殘鑒定的要求
2021-01-14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