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司解散登記制度:我國法律中沒有直接稱為解散登記的制度,現有的大量法律文件中也很少使用解散登記的概念。目前,唯一能夠看到和運用這一概念的是中國證監會1997年12月16日發布的一份規范性文件——《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公司合并、分立按照六步程序辦理,第六步為“辦理解散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此外,在《指引》中,“解散登記”只發生一次,其他情形采用“注銷登記”。
注銷登記制度是我國企業登記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但與外國法律中的解散登記不同。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一,除少數情況外,注銷登記以清算結束為基礎,必須提交清算報告;第二,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企業法人解散時,注銷登記是企業法人人格的終止(1)解散登記與法人人格的消滅無關。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法通常明確規定,解散的公司視為存在于清算目的的范圍內(2)當然,在企業法人合并、分立等未經清算而解散的情況下,注銷登記與解散登記的效力相同,是指因解散事由發生后及時辦理解散登記,導致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前的法人資格消滅,它可以使企業登記機關在職權范圍內監督督促清算,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和中小股東,有利于清算程序的順利進行。注銷登記是在清算結束后進行的,對清算過程影響不大。清算人未被選定或者清算義務人未依法組織清算,主管機關和法院未有效行使各自的監督和司法管轄權,登記機關不知情缺席的,公司清算過程不能順利進行,損害當事人利益和全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鑒于各國立法基本上都規定了解散登記制度,我國的注銷登記制度應當進行改革。改革的途徑之一是我國立法應改弦易轍,將注銷登記作為解散登記予以取消,這與許多國家只規定解散登記制度而不規定注銷登記制度的立法模式相同。二是保留現行注銷登記制度,增加解散登記制度,加強對企業清算的監督,解決普遍存在的忽視清算監督的問題。這一模式與瑞士、加拿大等國相同。根據《瑞士債務法典》的規定,解散登記與注銷登記并存。例如,瑞士債務法第737條規定解散登記:“除非公司因破產而解散,董事會應在商業登記處登記”;第746條規定注銷登記:“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向商事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從登記制度穩定和加強清算監督的角度看,解散登記與注銷登記并存的第二種方式應是我國企業注銷登記改革的首選方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的司法鑒定怎么做
2021-03-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