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與清算是公司糾紛中的一個敏感問題,也是公司訴訟中的一個難點。因為這個問題不僅關系到公司的存廢,也關系到債權人和股東權益的保護。但解散清算制度不完善;特別是對于股東之間要求解散公司、清算公司的糾紛,由于現行《公司法》缺乏相關規定,大量案件被排除在法院之外。隨著此類案件的不斷增多,股東權益的保護不能不被關注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是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看公司的解散。眾所周知,只有《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和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了公司解散的四種法定條件,即:①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出現其他解散事由的;(2)股東會決定解散公司的;(3)公司因合并、分立需要解散的;(4)公司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被依法責令解散的行政法規
此外,還有股東單方面要求解散公司的情形(如公司僵局糾紛),這種情形比上述法律情形更容易發生糾紛。遺憾的是,現行法律并未對此作出規定,這就制約了大量訴訟案件的無法辦理。早在1998年,山東高院就已向最高法提起訴訟,最高法因沒有現行法律規定,裁定不予受理。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同年1月《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清算的指示》中指出,該企業的股東有權要求解散(只是明確法院不參與清算事務,但應由各方自行執行)。就這樣,在股東請求解散公司問題上,我國司法實踐采取了兩套做法。事實上,股東解散公司的訴求在國外很普遍,我們認為,能否賦予股東解散請求權,關系到股東投資權益的保護和市場主體退出機制的構建。因為一旦公司股東權益受到其他股東的嚴重侵害和壓制,不能通過轉讓、減資、退股等方式自救,只能要求解散公司退股,否則,股東的股權將被長期鎖定,其投資權益將喪失,其投資熱情將難以持續。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股東請求解散的權利與轉讓股份的權利一樣,應當被視為股東的一項重要權利。另外,內部治理混亂、股權受到嚴重侵害的公司,必須以非法、不誠實、不負責任的市場主體出現,法院責令其退市也不為過;相反,如果任由其生存,內部侵權行為將無所畏懼,只會危害更廣。因此,不僅要從公司存續和債權人保護的角度來限制公司的解散,而且要與市場體系建設和股東投資保護相結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多久可以賣房子
2020-11-17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