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和租賃合同作為融資租賃合同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在效力上往往呈現相互交織的狀態。這種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出賣人作為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之一,在買賣合同中不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的義務,而是在另一租賃合同中向承租人交付標的物,承租人享有買受人收取標的物的權利和義務;出賣人不履行買賣合同義務的,承租人有權在一定條件下向出賣人要求賠償;買賣合同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與租賃合同承租人有關的買賣合同條款。
買賣合同與租賃合同相互交織的效力,不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因為它是以合同的約定為基礎,是當事人約定的產物。也就是說,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之所以能夠在買賣合同中要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是因為買賣合同中有這樣的條款。承租人根據買賣合同的約定,享有向出賣人收取標的物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是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之一。他對出賣人的權利是合同相對性的體現,而不是對合同相對性的突破。出賣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承租人在特定情況下要求賠償出賣人損失的權利,可以是買賣合同中的特別約定,也可以是出租人與承租人在買賣合同以外約定的產物,而不是合同相對性的例外。根據買賣合同,雙方不得變更合同中與承租人有關的條款,由于買賣合同和租賃合同在效力上是相互交織的,一個合同的效力能否影響另一個合同的效力?對此,日本做出了相應的判斷。大阪高等法院的一項判決認為,除特殊情況外,一項合同的有效性和無效性不影響另一項合同的成立和效力。這一立場已為其他判決所接受,并形成判例法原則。但也有日本學者對這一判斷提出批評,認為在融資租賃交易中,買賣合同與租賃合同有著密切的關系。租賃合同未成立、無效或者終止的,例如在標的物交付前,租賃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買賣合同應當終止,或者因達到默示終止條件而自動失效;標的物交付的,不影響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未成立、無效或者終止的,租賃合同應當解除,或者因達到默示解除條件而自動失效。這一觀點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合同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主要是認為融資租賃交易是實踐的產物,而不是法律的創新;它是一種仍在發展變化的交易形式,而不是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因此,法律應當尊重和反映這一客觀現實,預留一定的法律空間,不要先作出強制性規定。更重要的是,當當事人要實現兩個合同的相互影響時,可以通過相互約定來實現,在現實中,融資租賃合同的使用也比較普遍,特別是在購買大型、尖端、精密儀器時。因此,合同的效力也更為重要。如果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勢必影響當事人的利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跟老公做財產公證有效嗎
2021-03-09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外包的意義
2020-12-16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