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現有的著作權制度帶來了很大挑戰,網絡版權侵權案件屢見不鮮。那么,通常情況下,網絡版權侵權原因是什么?侵權責任的歸屬是誰?下面,律霸小編將結合法律知識,在下文中回答這兩個問題。
一、網絡版權侵權原因
網絡上的著作權侵權,依據侵權行為的不同可劃分為兩大類:
1、一般行為侵權
這是目前主流的劃分方式,又分為三種類型:
(1)上載。上載有兩種形式,一是將傳統作品數字化后上載到網上,二是將本身就是數字化形式的作品直接上載到網上。
(2)轉載。這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其網絡作品在網絡上轉載,其實是網絡間的復制、傳輸。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只涉及報刊轉載問題,關于網絡作品的轉載,《網絡著作權解釋》2003年12月23日第二次修正后,該解釋第3條明確了對網絡作品轉載的有限的“法定許可”使用。之所以說是“有限的”,是因為其規定“著作權人聲明或者報刊、期刊社、網絡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委托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不適用法定許可;還聲明“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范圍的”也不適用法定許可使用范圍。這里要注意的是,所謂“聲明”必須是著作權人或其授權人作出的。一般情況下,報刊、網站自己作主發表的“聲明”并無法律效力。但是,該解釋2006年11月20日通過的修正案刪除了這一條。
(3)下載。它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發表在網上的作品下載并發表在報刊上,或儲存在存儲器上,或打印在紙介質上。
2、特殊行為侵權
上載、轉載、下載過程中的侵權行為在網絡環境下是屢見不鮮的,而且也已經被法律確定為是侵犯著作權的,本文認為有必要研究與討論一下超文本鏈接這一特殊行為在什么情況下侵犯網絡著作權。
超文本鏈接(hyperlink)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網絡信息鏈接技術。它是指使用超文本制作語言編輯包含標記指令的文本文件,在兩個不同的文檔或同一文檔的不同部分建立聯系,從而使訪問者可以通過一個網址訪問不同網址的文件,或通過一個特定的欄目訪問同一站點上的其他欄目。超文本鏈接可以自如地鏈接整個網上的任何文件,不論其物理位置如何。目前,網絡上的鏈接設置比比皆是,但因為現今各國立法都未對網絡鏈接是否侵犯著作權作出規定,所以一直存在爭議。在海量的網絡鏈接中,只有少數鏈接獲得了被鏈接者同意,大多數鏈接是未經被鏈接者許可的。對于前者,如果鏈接的是侵權作品,設鏈者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對于后者,未經許可的鏈接是否侵犯網絡著作權?這些問題比較復雜,單純從技術或法理上來判斷是不夠的,還必須與使用作品的目的、案件導致的后果等聯系起來考慮。
二、網絡著作權的侵權責任
1、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歸責原則
在歸責原則這一方面,最大的問題在于應當使用過錯原則還是嚴格責任原則。
我國《著作權法》對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歸責原則沒有規定。鑒于著作權法屬于民事特別法,《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原則也應適用于著作權侵權領域。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關于過錯責任的一般規定,除法律有特殊規定以外,有過錯才承擔責任。但過錯責任原則用于網絡著作權侵權到底適不適合,是有爭論的。
目前關于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歸責原則,學者們有幾種不同意見:
(1)主張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歸責的根據和最終要件。
(2)主張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論行為人主觀是否有過錯,只要其行為與損害后果間存在因果關系,就應承擔民事責任。
(3)主張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為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行為人只有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可以不承擔責任。
筆者認為,第三種主張即過錯推定原則似乎更符合中國的情況。這樣,“既保證被告有充分的辯解機會,又適當地減輕了著作權人的舉證責任。”
2、網絡內容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網絡內容提供者,是指選擇某類信息并上載到互聯網上供用戶訪問的一類主體。如果其選擇并上網發布的信息有違法或侵權的內容,就有可能為此承擔侵權責任。
在《著作權法》修改以前,由于對《民法通則》歸責原則的簡單套用,出版者在發生侵權時所承擔的乃是“過錯責任”。修改后的《著作權法》主張,侵犯版權適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在確定損害賠償時才適用“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因此,出版者再也不能享受過去的侵權承擔“過錯責任”的待遇了;同理,對網絡內容提供者也必須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但如果這樣的話,則會與《網絡著作權解釋》所體現的歸責原則相“沖突”。《解釋》第5條雖然沒有直接規定網絡內容提供者的版權侵權責任,但根據法解釋學原理,這一規定至少包含以下含義:
第一,網絡內容提供者,在明知網絡用戶通過網絡實施侵犯他人版權行為時,應與該網絡用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其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
第二,網絡內容提供者,在明知網絡用戶通過網絡實施侵犯他人版權行為,但經版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卻仍不采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后果時,應與該用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這時,網絡內容提供者在主觀上由不知轉向明知,因而適用的仍然是過錯責任原則。
3、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是指為各類開放性網絡(主要指互聯網)提供信息傳播中介服務的一類主體。
網絡服務提供者本身并不篩選、上載所傳輸的信息,它僅僅按照用戶的要求傳輸或接受信息,因此它本身并不直接介入版權侵權;不過它在客觀上卻可能幫助他人完成版權侵權行為或擴大侵權范圍,所以它并不能完全置身于版權法之外。問題是,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版權侵權責任究竟適用哪種歸責原則是存在爭議的。
我國的《著作權法》修改前后均未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版權侵權責任。一些有關網站管理方面的法規對ISP的版權責任涉及較少。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其修正案,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做出了專門規定。經第三次修正后的《解釋》第6、7、8條規定得比較詳盡,其主導思想是:盡量明確網絡提供者對版權侵權的過錯責任,不使其輕易承擔過重的責任,以保護和促進新興的網絡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對其行為進行約束,明確其在何種情況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以促進網絡服務提供者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維護版權人的合法權益
三、網絡著作權侵權的司法管轄
《網絡著作權解釋》第1條規定:“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網絡服務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 可以看出,《解釋》對網絡案件的管轄原則是以被告住所地和侵權行為實施地管轄為一般,以侵權行為結果地管轄為例外。
對于被告住所地的確認,不會因網絡的存在而產生變化,以此確定管轄權爭議不大,司法實踐中也較易掌握。問題是對侵權行為地的把握存在困難。首先,由于互聯網具有的虛擬性和開放性,侵權行為人不論身處何地,只要擁有上網的設備,就可在不同的地點實施完全相同的侵權行為。這時,侵權行為實施地是不確定的,權利人無法舉證,法院也不易確認。其次,從網上得知網絡服務器所在地,獲取電腦的物理空間存放地址,其所指引的僅僅是一臺電腦,電腦本身并不能實施侵權行為,而只能由操作這臺電腦的人來實施行為。更嚴重的是:互聯網是無國界的,一旦糾紛涉及到國外,依照此原則實際上我國就喪失了管轄權。如果我們還適用傳統意義上的侵權行為管轄原則,那么當事人實際上可以選擇全國任何一家法院提起訴訟,這樣管轄權的理論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至于“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這本來是對前述疑難情況的一個解決,是為了便于權利人行使權利而設的,但卻造成了更大的麻煩。
其一,所述“發現”未說明是“初次發現地”還是“能夠發現的地方”,根據此條規定,著作權人可以到國內的任何一個地方來起訴侵權者;
其二,此規定的使用情形與現行民訴法相沖突,現行民訴法要求訴的前提是有明確的被告。只要被告是確定的,現實訴訟中不應存在難以確定被告住所地的情形。另外,關于“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法律上沒有可供衡量的標準,對于原告而言,完全有可能使任何一個案件都變得難以確定,從而隨心所欲地選擇管轄權。
以上,小編為您解答了網絡版權侵權原因和網絡版權侵權責任歸屬的相關問題,并且還為您延伸了網絡版權案件的司法管轄問題,希望為您維護自身權益帶來了幫助。如果您對網絡版權相關問題還有其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他們將為您帶來最權威的解答。
網絡版權保護有哪些依據,哪些措施
網絡版權保護 原則是什么
網絡版權法最新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用個人銀行卡走賬怎么處罰
2021-02-26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