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和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國家一級,這類文件約有60份,核心政策文件有兩份。一是《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的意見》(國辦發[2003]96號),主要規范企業的公司制改造;二是《關于印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和富余人員分流安置實施辦法的通知》[2002]859號,主要針對主輔業務分離重組。一般來說,在國有企業改制方案的設計中,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企業概況、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制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新企業的建設、改制的安排,新企業前景及相關問題
資產處置問題
本文發表在國家經貿企業改革[2002]859號文件中。最具革命性的政策是用國有凈資產取代國有員工的地位,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里程碑。在資產處置中,可用于支付重組費用的國有凈資產主要有七項,俗稱“七項扣除”,即:,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政策,可以從國有凈資產中扣除或保留的項目有:(1)經濟補償(或生活補助)。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1987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固定職工、1987年至1995年無固定合同期限的職工和改革前合同未到期的國有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給予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標準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2003〕21號文件執行,即按改革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標準執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低于企業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平均工資標準計算。有其他地方性法規的,也可以按地方標準執行;改制前合同期滿的職工,改制企業不再與其續簽合同,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生活補貼,由于最高標準不超過其12個月的實際工資
(2)退休人員轉業到社保機構的費用但是,轉業所涉及的費用主要是醫療保險費用,一些地方建議在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之外,再收回一部分基本養老金,喪葬費和一次性社區管理費。一般來說,退休人員轉業到社保機構可以與當地政府協商給予適當的優惠待遇(3)退休人員計劃外支出嚴格來說,計劃外支出的表述不是特別準確,因為在當前的改革中,計劃外支出有兩層含義。一是產業內統籌。過去,電力、鐵路等一些按各種規定管理的特殊行業,除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外,一般來說,部分統籌也是在行業內進行的,這部分費用可以從國有企業的凈資產中提取;二是統籌外支出,包括政策性補償和企業規定的各項支出。在重組過程中,第二部分費用要與國資委協調,看能否預留并從凈資產中扣除。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是取消這部分開支。這種方法雖然相對簡單,但容易造成退休人員的不穩定;第二種方式是重組各方(即新公司的股東)達成協議,妥善處理這部分費用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