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職業病防治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可以看出,勞動者的職業病也適用于工傷賠償。
有關知識:
關于職業病賠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疾病:首先,職業病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用人單位職工的職業病
只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用人單位職工患職業病的,才能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待遇工傷待遇。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診斷。如果被認定為職業病,但職工所在單位不在《工傷保險條例》適用范圍內,則職工不能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對于這種情況如何處理,《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按照或者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的,費用由所在單位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制定。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各類私營非企業單位的工傷保險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人事行政部門、民政部門另行制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參照本條例,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p> 同時,《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三條對非法用工對象的從業人員的職業病也作了相應規定,即“未取得營業執照或者未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從業人員,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應當對傷殘、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補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制定p> 第二,職業病必須由用人單位的職工在《工傷保險條例》的范圍內造成,如果一個人患有職業病目錄中規定的某種疾病,但該疾病不是由于接觸粉塵造成的,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在職業活動中,但受到周圍有毒物質的影響,則該病不屬于職業病。他們的工傷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而不是按照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以上是關于職業病是否可以按照工傷進行賠償的問題。如果您有更多問題,可以咨詢專業律師或委托律師幫助您走出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定傷殘時的起訴狀
2021-03-03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2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