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91號)第二十一條規定,職業病診斷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查結果、與職業放射病診斷有關的個人劑量檢測檔案等,由于上述部分資料由用人單位掌握,勞動者無法提供的,《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提供用人單位掌握的職業病診斷信息,第二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職業病診斷所需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要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接受從業人員申請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送監督檢查。同時,員工也可以向安監部門舉報投訴。另外,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的費用依法由公司承擔
職業病鑒定的程序是什么?當事人應當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提供的材料包括:評估申請書;職業病診斷、病歷、診斷證明;職業病診斷鑒定室收到當事人申請后,應當對當事人提供的鑒定有關資料進行復核,以確定有關資料是否齊全、有效。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0日內完成審查,對材料齊全的,發給受理通知書;資料不全的,應當通知當事人補正。必要時,由第三方進行體檢或提取相關現場證據。當事人應當按照鑒定委員會的要求予以配合。參加職業病診斷鑒定的專家,由申請鑒定的當事人在職業病診斷鑒定室主持下,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確定。當事人也可以委托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選擇專家組成職業病鑒定? 鑒定委員會對鑒定材料進行審查,綜合分析,作出鑒定結論。如有異議,應注明4.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包括:被評估人的職業接觸史;工作場所監測數據、相關檢驗數據等一般信息;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的主要爭議,以及鑒定結論和鑒定時間。鑒定證書必須由所有參加人員共同簽署,并加蓋鑒定委員會公章,綜上所述,通過閱讀以上內容,我們了解到員工在進行職業病鑒定的過程中,需要單位的配合。例如,有些數據和證據,員工無法收集,他們需要由單位提供。如果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勞動局可以要求安監部門進行監督。同時,勞動者也可以向勞動監管部門投訴,要求單位配合職業病鑒定。此外,職業病鑒定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也應由單位承擔。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合同打工受傷怎么辦
2021-02-24糖尿病會被辭退嗎
2021-03-12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