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05年1月至12月,被告陳先生任上海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期間,與該公司業務員張先生在上海某房地產公司等557家單位申請公司登記。在此過程中,劉先生(某銀行工作人員)偽造了現金結算表、銀行詢證函等文件,上海某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虛假驗資報告使上海房地產有限公司等557家公司。,有限公司以上述虛假驗資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取得公司登記。另外,2006年6月至7月期間,被告人張某伙同被告人劉某在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進行了虛假申報。,在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公司登記時,通過上述方式取得公司登記。,并虛報注冊資本總額2000萬元,眾說紛紜:如何認定本案被告人不僅偽造財務票據,而且虛報注冊資本?有牽連嗎?定性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三被告人構成偽造金融票據罪。原因是:現金發放單屬于財務票據的范疇。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銀行現金發放單性質認定的批復,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出具的對賬單和銀行確認函規定,現金發放單屬于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所稱金融票據的范疇。三被告人合謀偽造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印章,制作虛假銀行現金支取單,取得虛假驗資報告,數額巨大。其行為符合偽造金融票據罪的構成要件。即使三被告人利用偽造的銀行證件取得虛假驗資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公司登記,根據刑法牽連犯原則,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對偽造金融票據罪應采取一罰一罰的原則,定罪量刑,第二種觀點認為三被告人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理由是:三被告人主觀上知道要求其提供驗資報告的公司登記申請人沒有實際注冊資本,又合謀偽造銀行現金繳款單等銀行單據提供給會計師事務所取得虛假驗資報告,再騙取公司登記機關取得公司登記,符合虛報注冊資本罪的構成要件。雖然被告在騙取公司登記過程中采用偽造銀行文件等手段,但由于這些偽造的銀行文件不能進入金融流通領域,不能體現金融票據的匯兌、支付、結算、融資等功能,對金融票據和貨幣的正常流通難以造成直接侵害,因此,不構成偽造金融票據罪的,不構成牽連犯,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1)被告人的犯罪目的是騙取公司登記,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必須具備犯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主觀方面是行為人實施危害行為時必須具備的主觀過錯。本案中,被告人采用偽造銀行證明文件的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其犯罪目的是騙取公司登記。三被告雖然不屬于公司登記申請人,但知道申請登記的公司沒有實際注冊資本。明知公司登記申請人需要虛假驗資報告騙取公司登記的,可以偽造銀行證明文件,使驗資機構向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出具虛假驗資報告,從而達到騙取公司登記的目的。三被告人已形成虛報注冊資本的意向聯系。主觀上具有詐騙公司登記的犯罪意圖。客觀上,他們都采取偽造銀行證明文件的犯罪行為,騙取虛假驗資報告,取得公司登記。因此,它們符合虛報注冊資本罪的主客觀要件,其中,如何認定被告人偽造銀行證明文件的詐騙罪?筆者認為,根據刑法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應當認定被告人偽造銀行文件的行為,因為被告人偽造銀行文件的主觀目的是騙取公司登記(這種主觀目的已被結果行為所證實),而不是讓偽造的銀行單據(金融票據)進入金融流通領域;因此,被告人不具備偽造金融票據罪的主觀要件,不符合本案的犯罪構成要件,三被告人合謀偽造銀行證明文件的目的,是使驗資機構能夠根據這些虛假材料制作驗資報告,提供給公司登記申請人,從而使公司登記申請人在沒有《公司法》規定的設立公司的情況下,以欺詐虛假文件的實質性要求,最終取得公司登記。整個行為都緊緊圍繞著公司和企業的設立程序展開。其行為結果是讓其他相對人在與上述公司的經濟往來中喪失信用擔保,直接危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公司登記制度。因此,這種行為客觀上違反了國家對公司、企業的正常管理秩序,符合虛報注冊資本罪的客體要件,偽造金融票據罪的客體是國家對金融票據的管理秩序,而金融管理秩序是國家為管理金融活動和相關活動,保障金融活動和相關活動的正常進行,以保障貨幣信貸活動的正常流通為重點而建立的規范秩序。由于被告偽造的現金放行單沒有進入相應的金融流通環節,也沒有用于取得對價,這些金融票據和其他偽造的銀行單據實際上起到了虛假資產證明的作用,并以驗資報告的形式反映出來。由于這些銀行票據不能進入金融流通領域,不能體現金融票據的匯兌、支付、結算、融資等功能,難以對金融票據和貨幣的正常流通造成直接侵害,因此不符合偽造金融票據罪的客觀要件。(3)本案的社會危害性體現在違反公司登記制度上,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征,它也是刑事司法人員判斷犯罪是否構成犯罪、犯罪輕重的重要標準。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疇,社會危害性的衡量主要取決于行為的客體、行為人的行為方式、手段、后果和一些主觀因素。本案被告人偽造銀行證明文件取得驗資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公司登記的一系列行為,損害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司登記制度而非財務票據安全,侵害的對象是國家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而非國家財務管理秩序。因此,該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違反和藐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司登記制度上(4)本案具有牽連關系,但不構成牽連犯罪。其主要特征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之間必然存在牽連關系,都構成獨立的犯罪行為。從本案被告人的全部犯罪行為來看,為騙取公司登記,被告人采取偽造銀行證明文件的手段騙取驗資報告并取得公司登記。幾種行為之間存在著形式上的蘊涵關系,如fo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