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實踐中,普通股的轉讓價格通常通過以下方式確定:
(1)雙方可以自由協商,即股權轉讓時,股權轉讓價格由轉讓方和受讓方通過自由協商確定,可稱為“協議價格法”
(2)股權轉讓價格以公司工商注冊登記的股東的出資額為基礎,可稱為“出資法”(3)以公司凈資產為基礎確定股權轉讓價格可稱為“資產凈值法”(4)以審計評估價格為基礎計算股權轉讓價格可稱為“評估價格法”(5)拍賣價格和拍賣價格將轉售價格作為股權轉讓價格,上述方法各有優缺點。出資法和凈資產價格法確定的股權價格簡單,易于計算和操作;通過對公司會計帳簿和資產的核對,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資產的價值規律;拍賣方式引入了市場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權的市場價值。但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受經營者決策和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公司資產狀況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股東的出資額與股權的實際價值往往相差很大。例如,股東的股權直接以原出資額轉讓而不進行估值,這無疑混淆了股權和出資的概念;公司凈資產雖然反映了公司的一定財務狀況,但由于不能反映公司的資金流量等公司經營的重要指標,不能反映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審計評估能夠反映公司的財產狀況,估計公司的大部分經營活動,但不能反映公司的不良資產率和公司的發展前景,是影響股權價值的重要因素;拍賣和銷售通常時間短,轉讓人和受讓人往往無法更直接地溝通。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方法,就會導致股權濫用,侵害股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律師建議,雖然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上述方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他們仍然需要遵守中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果股權轉讓價格與股權實際價值(或市場價值)差距過大,很容易引發股權特別轉讓糾紛,異議方可能以此為由主張股權轉讓雙方惡意串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惡意串通約定股權轉讓價格將導致股權轉讓無效。為規避此類法律風險,保護股權轉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當事人應當盡量采用反映股權實際價值或者市場價值的價格確定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對公司的資產負債進行整體評估和審計,確定轉讓基準價,并在此基礎上協商確定轉讓價格。我們也可以結合公司不良資產率、國家產業政策等因素確定轉讓價格,也可以引入拍賣、出售的市場競爭機制轉讓股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政府敗訴會被追責嗎
2021-02-09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