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下半年,原告李某、李某(反訴被告)和被告胡某(反訴原告)分別投資32.18萬元現金購置機械設備,建設紅磚廠。同年12月,原告、被告作為發起人,經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評估,于12月6日向工商機關申請注冊成立了一家建材有限公司。,原告、被告申請注冊成立建材有限公司,三被告資產評估價值211.56萬元;12月24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確認原告、被告經營的公司認繳注冊資本為210萬元。同年12月28日,經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公司向原告、被告頒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胡某。公司成立后,由于磚窯設計和管理不合理等原因,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虧損
2006年5月15日,經原告與被告(公司三名股東)協商,簽訂了退市協議。協議約定,被告將接管公司全部資產,一人經營公司,兩原告退出公司。公司三名股東的股本為31.18萬元/股,按原實際現金投資每人損失1萬元計算,轉讓款62.36萬元按協議約定的時間和方式返還兩原告,經公證處公證,《撤訴協議》簽訂后,被告僅按協議向兩原告返還部分股本。截至目前,被告已先后向兩原告返還現金及材料213100.50元,故被告仍欠兩原告股權轉讓款410499.50元。2、原告要求被告收繳未登記的股份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股份轉讓款及利息。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胡某以雙方簽訂的撤資協議無效、兩原告未足額繳納出資、撤資為由,向法院提起反訴,要求確認兩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撤資協議無效,并要求兩原告按照公司章程補足出資對未足額投入的全部股權轉讓給內部股東的效力有兩種意見股東第一種意見認為,股權轉讓是原、被告雙方真實自愿的意思表示,第二種意見認為,股東未足額出資無效,理由如下:<1.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是原、被告轉讓股權的真實意思表示有限責任公司轉讓,是指股東將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轉讓給公司其他股東或者股東以外的第三人。本案中,原告、被告作為公司全體股東,經共同協商,以每股31.18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兩原告的股權,即按原實際投入現金每人損失1萬元,并簽訂了《退股協議》,是雙方真實自愿的意思表示。兩原告以退股的形式退出公司,公司被被告接管,這實際上是股東之間的內部股權轉讓。在這種情況下,股東人數減少到一人,轉讓股權的比例提高到100%。雖然內部股東及股權比例發生變化,但公司資本仍保持資本確定、資本保全和資本不變
第二,股權轉讓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根據《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同時,第五十八條至第六十四條規定,自然人可以而且只能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作為受讓人,向兩原告購買了公司其他股東的全部股份,股東由三人變更為一人。現行公司法允許一人公司的存在。因此,本案被告收購其他股東股份并不違法,而應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即公司由多股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但兩原告有義務協助被告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變更登記前,內部股權轉讓僅在原告和被告之間生效,但不能對抗第三方就公司的設立而言,三名股東的實際出資額僅為32.18萬元,但股權價值是以各股東的出資額減去股權轉讓時的損失1萬元計算的。被告轉讓第二次通知股權時,明知三名股東均出資不足,轉讓股權并不意味著公司轉讓兩原告的股權,也不意味著兩原告撤回對公司的投資。公司實際資本總額不因股權轉讓而發生變化。因此,兩原告不存在撤資行為,公司不存在回購股權的問題,因為兩原告轉讓其股權并未造成脅迫或欺詐行為,被告不能以出資不足為由申辯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此外,在本案中,被告無權要求兩原告在股權轉讓協議達成后立即補足出資(4)出資不足的股權轉讓后的法律后果,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受讓人追償;二是行政責任,投資不足面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可以以出資不足虛報注冊資本罪追究,原告和被告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應被確認為有效,因為它是雙方的真實意圖,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遷款一直下不來怎么辦
2021-02-10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