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司法解釋,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和名義出資人不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五條強制性規定的,該股權持有協議有效訂立合同,約定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爭議,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沒有規定的,實際投資者與前款所稱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歸屬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有效,實際出資人以名義股東實際履行出資義務為由向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和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投資者權利的,未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實際出資人要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在股東名冊、公司章程中記載,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人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3)損害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5)代持協議的風險(1)公司股權轉移的可能性很大未來的變化。比如代表公司持有股權的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司未來增資擴股會導致股權比例的稀釋,因此,實際投資者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護。司法解釋雖然肯定了協議的有效性,但投資權益并不等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主張,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據《公司法解釋》,實際出資人必須經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方可要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并在股東名冊上記載,在公司章程中記載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3.名義股東侵害實際投資者利益的風險。一般來說,實際投資者是幕后的,而名義股東是在臺前行使股東權利的。面對各種誘惑,名義股東可能會侵害實際投資者的利益。如名義股東不將資產收益轉移給實際投資者、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經協商)、擅自處分股權(轉讓、質押)等第三,名義股東的風險。如實際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債權人追索的,名義股東需要在承諾范圍內承擔補繳出資義務,不能以非實際投資者為由拒絕承擔責任。當然,如果實際投資者和名義股東各司其職,通力合作,上述風險是可以避免的。然而,控股協議中仍存在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即未來股權轉讓的稅收風險。當條件成熟,實際投資者準備終止控股協議時,稅收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從外表上看,實際投資者已經從名義股東手中轉讓了股權,當然需要納稅。一般而言,稅務機關不接受因代表各方持有股份的關系而不存在股權轉讓的說法,并要求按照公允價值計算稅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