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害時教育機構的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
(二)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采取措施的;
(三)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藥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者行業的有關標準、要求的;
(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學校知道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患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
(七)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
(十)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
(十一)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
(十二)學校有未依法履行職責的其他情形的。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十二種情形,最后一條大多數都是兜底條款。一般在中小學或者幼兒園中就讀的都是屬于未成年人,作為學校對他們的人身安全就負有一定的責任,尤其是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學校的責任就更重了。如有疑問,歡迎上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