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確認的法律依據是什么新《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可以依照股東名冊要求行使權利。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但能否認為股東名冊或工商登記是股東確認的依據?顯然,從字面解釋的角度來看,上述規定并不能推導出未記載在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簿上的不是公司股東的命題。這一規定不能作為股權確認的一般標準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股權確認的標準主要傾向于采用區分原則,即區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分別對待,當糾紛涉及股東與第三人之間的外部關系時,應重點關注工商登記的內容。工商登記具有向善意第三人證明股東資格聲明權的功能,第三人有理由依賴登記材料的真實性。即使登記內容存在瑕疵,根據商法的公示原則和外觀原則,第三人仍可以依據登記內容要求工商登記的股東按照登記內容承擔外部責任。但是,工商登記本身并不具有創設公平的效力,即工商登記中的公平登記內容屬于權利登記,而不是權利登記。因此,當糾紛涉及公司與股東或股東之間時,工商登記不是審查的主要內容;其次,當糾紛涉及公司與股東之間的關系時,在確認股權時,應重點審查股東名冊的記載。股東名冊具有推定效力,即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股東名冊是股東資格的證明。在股東名冊登記或者變更名稱前,主要權利人不得與公司對抗,不得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公司依法向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履行通知、公告義務的,可以免除責任。當然,由于股東名冊具有推定效力,因此有可能被其他證據推翻。實際權利人未記載在股東名冊上,但實際享有公司股東權利的,或者其他股東承認其身份的,其股東身份也應當確認,股權確認一般應當審查出資證明、股東大會決議、股東實際出資情況、股東對股權安排的真實意思表示等相關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出資證明或出資事實往往是股東證明出資的主要證據之一,股東未實際出資或者出資不足的,還應當向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本條規定,股東不出資的,應當向其他股東承擔補足出資或者違約責任。未出資或者未足額出資的股東身份未被否認。既然就股東之間的內部關系而言,出資不是確認股權的依據,那么股權確認的核心依據是什么?筆者認為,公司是股東之間通過協議成立的集團法人,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人的合作性。因此,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應盡可能尊重股東之間的股權安排和股權比例的真實意思表示等問題。在股權確認方面,還應重點審查股東大會決議和其他股東關于股權的真實意思表示,或者根據股東的實際權利及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情況,推斷股東之間關于股權的意思表示,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拘留10天能探視嗎
2021-02-13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