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期限是勞動行政部門對事故造成的傷害(或疾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法律授權認定為工傷的行政行為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根據《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工傷由省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用人單位逾期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用人單位應當按照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認定辦法》承擔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規定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診斷、治療之日起一年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鑒定。一年以上的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部門不予受理;發生工傷事故的,部分職工可能已經取得交通事故肇事方的賠償,忽視了本應獲得的工傷保險待遇。遺憾的是,部分職工對行使權力的期限認識不清,致使本應獲得的權力喪失,發生工傷事故后,單位應在30日內(期限)申請工傷認定,單位也可以在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但不得超過1年(期限),但工傷認定前的費用由單位承擔。如果單位不為員工申請表彰,職工或者近親屬可以在一年(期限)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認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工傷鑒定。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應當在十五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依據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部門的結論的,在這些部門作出結論前暫緩工傷認定期限
綜上所述,申請工傷認定的主體可以是用人單位,員工或其家人。通常,用人單位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在30日內未提出申請的,勞動者或者其家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有關工傷鑒定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