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條職工有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情形的,勞動者被用人單位安排到疫區工作,感染疫病的,認定為工傷或者認定為工傷,第十四條職工有《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經認定傷亡不屬于工傷或者不屬于工傷的,視為工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勞動者發生意外傷害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應當以法定主管部門或者法定鑒定機構出具的書面結論為依據,其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委托的有關部門申請工傷鑒定。因交通事故、失蹤、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申請的,經協調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但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死亡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第十六條對工傷認定管轄權有爭議的,經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工傷,由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指定管轄根據工作需要,根據屬地原則確定雇主所在地,省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委托縣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工傷認定的具體事宜
第十七條申請人應當申請工傷認定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并書面通知申請人:(一)申請超過法定期限的;(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無管轄權的;(三)不予受理的在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職權范圍內(四)受害人是用人單位聘用的離退休人員(五)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依法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第十八條認為是工傷,但雇主沒有,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0日內,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提供有關證據組織。用人單位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20日內未提供有關材料或者不履行舉證責任的,第十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自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之日起1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和所在單位,并抄送本單位。經認定為工傷或者認定為工傷的,無償發給工傷證明。工傷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印制。
第二十條,經治療后傷勢相對穩定,或停工留薪期滿后傷殘,影響勞動能力的,勞動能力鑒定由省、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醫學專家組提出的鑒定意見對受傷職工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