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工傷逾期申請不予賠償的問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通過工傷保險賠償訴訟,受害人可以獲得救濟。依據是:《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3) 《國務院條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工傷待遇方面發(fā)生的爭議,依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糾紛“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guī)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通知他們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二)“勞動者因工傷、職業(yè)病,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提供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依法提起訴訟,第二種觀點是通過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金直接救濟受害人,其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職工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傷,除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外,有權依照有關民法的規(guī)定獲得賠償,職業(yè)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除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外,職業(yè)病患者依照有關民事法律仍享有賠償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工傷認定超時的原因及法律后果(一)原因(一)用人單位未依法參加當地工傷社會保險,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社保部門不會承擔受傷員工的相關費用,但會給用人單位帶來負面后果,即頻發(fā)的工傷事故受到勞動保障部門的處罰,員工有權依法享受工傷待遇。因此,如果我們能隱瞞,就可以避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處罰,為受傷工人支付更少的工資。用人單位工會組織(工作人員)考慮自身利益或者上級工會組織不知情(或者用人單位未成立工會組織),未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人員或其直系親屬不知道工傷申請期限,即使知道,也因用人單位不配合,無法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傷者不知道工傷待遇的具體標準,用人單位自行返回。用人單位或者傷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因第三人傷害(含交通事故)未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2)法律后果:。用人單位、傷者及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無法取得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工傷認定證書。傷者無法啟動勞動能力鑒定部門的勞動能力鑒定3。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傷者不能從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根據法律的授權,確定事故傷害(或職業(yè)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視為工傷。勞動者在工作或者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人身傷害的。根據我國相關規(guī)定,一般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確認工傷認定限制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一般來說,用人單位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逾期不申請工傷認定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事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協調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yè)病。用人單位應當自人身傷害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如果雇主不提出申請,個人可在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申請。對于汶川抗震救災中受傷的救援人員,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有單位或家屬申報,將開通綠色通道,辦理特殊事務,并盡快進行賠償,以上知識就是問題的答案。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后,未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沒履行監(jiān)護權可否不贍養(yǎng)
2020-11-13孕婦可以去監(jiān)獄探監(jiān)嗎
2021-02-01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yǎng)費
2021-02-24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yè)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