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的依據是什么工傷認定應當按照《條例》第十四條至第十六條的規定執行。工傷事故責任的基本事實是工傷和視為工傷的人;不能認定為工傷的,依照《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不屬于工傷事故,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工傷,包括認定工傷的所有要素,是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2)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的人員,因事故受傷。這種工傷認定的關鍵在于延長工作時間。必須將工作時間前后的工作時間確定為工作時間。必要條件是,工作必須是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結束工作。因此,履行工作職責的要素也有一定的變化,只有工作場所的要素沒有發生變化(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他們因履行職責受到暴力等事故的傷害。這種情況是工作原因要素的變化,而暴力等意外傷害不是工作原因,只是與履行工作職責有關。例如,在銀行工作,被劫匪襲擊,無論是否出于保護銀行財產的目的,都應被視為工傷
(4)職業病患者。所有職業病都與工作有關,因此都被認定為工傷(5)在外出工作期間,受到傷害或發生事故,下落不明。外出工作時,所有外出時間均視為工作時間,外出地點及沿途也視為工作場所。因工負傷者自然受傷。即使外出務工期間事故下落不明,也應認定為工傷
(6)上下班途中因機動車事故致人傷害。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是為了履行職責,不是為了自己。因此,這是工作時間的延長。如果損壞是由事故造成的,也視為工作時間。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損害是第三人造成的,用人單位不負責任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此,《條例》規定,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造成的傷害,視為在工作時間造成的損害。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其他法律法規應認定為工傷,法規中未作規定的也應認定為工傷申請工傷認定時應注意的事項
1。時限一般只限于工作時間。在特殊情況下(見《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雖然發生在工作時間以外,但也屬于工傷
一般情況下,僅限于工作場所。但是,第14條和第15條也規定了特殊情況,如上所述。職業或業務界限只要傷害是由于履行職責或業務造成的,即使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之外,也屬于工傷。相反,雖然傷害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但并非因履行職責或業務所致,也不屬于工傷,主觀過錯界限,但員工故意造成的意外傷害不屬于工傷,即使是員工疏忽大意,也是工傷
看完本文內容后,您就清楚了工傷認定的依據,這對勞動者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律常識。一旦發生工傷事故,需要依法進行認定,以確定工傷程度,落實相應的賠償標準。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安置房有哪幾類
2020-12-05